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专此采访了名毛体书法家刘三民先生,共同回忆那已走过的光辉岁月,回顾那烽火凝练的不朽岁月,多少的感动涌上心头,相信亲临共和国那段峥嵘岁月的人们不会忘记。经过岁月條荡,如今容颜已老去的那些革命斗士们再次聚首,当追忆那段岁月的片段时,毛体书法无疑给人们留下了更多的遐想空间。
毛体书法是以布局严谨,用笔恣肆,遒劲刚健,苍劲有力且极具个人特色的书法艺术。以章法纵横驰骋,笔墨潇洒淋漓而著称于书坛。
刘三民,现为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毛体书法家研究会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十大杰出创作特别贡献人物,北京清大华文书画院院士,“中国韶山网”毛体书法驻站大家。他自幼酷爱书法,楷书苦学颜柳,后兼习右军、岳飞行书,潜心研究毛体书法近50年。在书法和艺术上受张海、陈天然、谢瑞阶、牛光甫等人的指导,颇有建树。自1984年参加河南省书协举办的“首届中原书法大赛”至今,作品先后在省级以上举办的各种书展中获奖、入展、入编30余次。
然而在他诸多荣誉背后,与毛体的相遇却是在极其偶然的过程中开始的。年轻时候的刘三民是一个为人热情,在人们心中勤快,干练,善于学习的好小伙。18岁的刘三民当时在汝南县某公社当通讯员,每天除了帮各个办公室的领导们提水、扫地、收发报纸、信件外,还负责给领导们写个广播通讯稿等。勤奋的刘三民在工作之余也爱翻着看些报纸,因自小家庭贫困的原因,文化程度不高的他,阅读时难免被些生僻字给绊倒。然而好学上进的刘三民,就是利用微博收入省吃俭用,买来字典当做自学的老师。久而久之,在那些以往遇到的生僻字面前,刘三民不仅可以轻快的浏览阅读,知识面的拓宽也令他在广播通讯稿的写作中受益匪浅。
1963年春天,偶然翻报纸时,不经意间翻到有毛主席题词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当时不懂什么是书法的刘三民,只是觉得这字漂亮,拿在手里长时间不舍得丢去,要是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写这么好那该有多好啊。无限的眷恋之情,令其不自觉的投入进来,这一写就再也放不下。至今已有将近50个春秋的研习,严寒酷暑,从未间断。
谈到最初的练习,动人的往事流露在他的脸上。为了写好这些字,他把办公室落满煤灰的8张桌子当成练习场,用手指头当毛笔,厚厚的粉尘代替了纸张。刚擦完的桌子,在他工作回来之后又落下了厚厚的一层灰尘,没来得及收拾的他又练了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练习,临习之余也总结出自己对毛体书法练习的一些诀窍。首先作者要热爱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其二,对毛主席的诗词要有所理解;其三,对毛主席独特的人格魅力要有自己的感悟;其四,要写好毛体书法必须要有楷书和行书的功底,为了写好毛体他先开始临习王羲之的兰亭序等,临柳公权楷书20多年,对颜、柳、欧、赵、魏等各体遍临,最终形成个人书法风格;其五,必须有持之以恒的追求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说起他的书法历程,作品中最为得意的便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对这7字如此珍爱的原因不难被人理解。雷锋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他一以贯之的人生准则。“向雷锋同志学习”他是用心在读、在写的。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他,对帮助那些需要帮助,向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们伸出援手,更是他时刻恪守的原则。他曾说:“作为一个书画艺人,在有人需要的帮助时,别说是捐出一两幅作品,就是捐款也是因该的。做人缺啥都不能缺德,做人要仁义、善良,从艺要讲德艺双馨。作品是心血的凝聚,有很多人说书画家作品珍贵,可也要分场合,有时该奉献的时候必须无条件地奉献”。
不施春风难得秋雨,2008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毛体书法家排行榜大赛中名列十佳前三名,同年他创作的毛泽东“沁园春·雪”第三幅毛体书法作品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其作品曾被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侄女毛小青、侄孙毛宁科,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原国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儿李紫阳,开封大相国寺方丈释心广,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湖南齐白石艺术馆,上海红十字会,上海世博会等单位和个人收藏。
近年来,刘三民的书法活动及作品被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山东电视台、辽宁电视台、《中国书法家》、《魅力中国》、《河南经济报》、《河南科技报》、《青年导报》、《河南工运》、“人民书法网”、“中国韶山网”、“河南干部网”等多家电视台、报纸、网站宣传报道。(编辑:张玉树 原宇凯)
纸上壁立淡定 --------刘三民先生书法艺术印象 天下韶山网讯(记者 万泱华)11月18日,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三民老先生来到我馆,现场书写七幅毛体书法作品赠送给我馆。 刘三民老先生手持毛笔,凝神聚气,下笔时淡定自若,落笔处自然流畅,七幅书法作品一气呵成。“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同志学习”、“实事求是”、“卜算子·咏梅”,一幅幅龙飞凤舞的毛体书法作品从刘三民老先生的笔下浮现。 据刘三民老先生介绍,他是因为热爱毛主席,所以练起了毛体书法,几十年下来,现在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自己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与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