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时代给河南出了一道文化题
九州之中,大河之滨,民族发祥,文明积淀。在中国,无论地理、历史还是文化版图,河南都称得起核心。
中原逐鹿,所指乃天下兴亡;问鼎中原,足见其举足轻重。
中原兴,中部兴,中国兴。从中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文化资源大省,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省、文化强省,实现中部崛起河南振兴,这不仅是河南肩负的时代使命,也是中央决策的战略部署。
十六大以来,为了解决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财富积累的社会代价和物质富裕的人文代价,中国发展目标中的“文明”成分,发展动力中的“文化”含量,发展模式中的“转型”思路,已经随着科学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中国社会,不仅在满足更高程度的精神生活上需要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满足更高层面的物质财富生产和社会生活提升上,同样需要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从一国推一省,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明确指出:“文化强省和经济强省是连在一起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都可以看做是大文化的概念。 ”“文化强省,不仅是文化自身要强,还要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强。 ”
这,是一个地方省份对整个文化强国战略的精彩诠释,对科学发展理念的深刻理解。
2011年,国务院颁行《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其中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五大战略定位中,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文化发展重任,赫然在列。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区域发展关联国家战略,中原崛起被赋予了新的文化使命。
这是中央布置给河南的一道大课题,更是时代交付给河南的一道大课题。重任分量如山,河南责任如山。
有人向记者回忆,河南省长郭庚茂曾说过: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五大定位中,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道题,最难破解。
这道题,不仅仅是在考验河南,同时也正在考验中国。
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是中华民族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必由之路。具体到操作层面,传承什么,创新什么,怎样传承,怎样创新,都需要深入探索。
在一定意义上,河南正好是中国的一个缩影: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底,发展不平衡。河南在发展中遭遇的瓶颈和矛盾,往往就是中国的“集中版” 。
因此,面对这一文化课题,河南的破壁求解,某种意义上也就等同于中国的破壁求解;河南的示范经验,某种意义上也就可以提供为中国的参考借鉴。
如今,河南给我们的答卷,已经徐徐展开。
这份答卷像黄河从源头涓涓而起至奔腾入海,扣合着文化发展起承转合的历史进程;也书写着河南当代文化实践起承转合的大篇章。
起承转合之起
厚重河南 用青春的眼睛看“老家”
一
2012年,河南省旅游局推出新一款河南旅游形象宣传片,核心概念是“心灵故乡,老家河南” 。
宣传片中,最打动人心的,并非那一组组优美的镜头,而是“老家”这个关键字眼。
中国人的传统,一贯看重老家、亲近老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老家的意义,远非一个地理层面的概念,其中包含的,更多是人文和精神层面的丰富内涵。
老家是根,是心灵故乡,是精神家园,是每一个人意识深处的文化归依。
河南紧紧抓住这个切入点,一篇呼应时代发展的文化大文章,由此喷薄而出。
不妨先看一看,老家,究竟“老”在哪儿?
民间有谚:三月三,拜祖先。河南新郑,是华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出生地, 5000年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司马迁云:三代之居,皆在河洛。河南登封、新密、偃师、安阳、洛阳,是夏、商、周三代定都和形成中心城邑之地;
殷墟一片甲骨惊天下,中国文字由此发端;伏羲“制嫁娶,正姓氏” ,中华姓氏由此发源;以宋为节点,中国古代科技攀上世界顶峰,古代四大发明大都由此发轫;
河图洛书,衍八卦五行而成周易,号群经之首,引领着后来的绚烂艺术大观;天下功夫出少林,禅武合一,内外双修,带动着中华武术名扬四海;秦砖汉瓦、唐风宋雨,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多少值得后人追仰慕想的华彩篇章……
中国八大古都命名,河南独占其四;国家六处大遗址保护片区,河南分得其二; 2012年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河南不可移动文物超过6万,地上文物数量全国第二,馆藏文物和地下文物数量双居全国第一。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老家”的“家底” ,厚重如斯。
二
“老家底” ,怎样激发活力?“老”河南,怎样青春重焕?
历届河南省委、省政府,一直都为开发河南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而不遗余力。
2009年11月,卢展工自福建省委书记调任河南省委书记。这一“沿海”和“内地”的位置转换,以及彼此之间的历史渊源,使舆论在这位新书记到任前,就开始期待他能够推动河南更快发展,更加充分地发挥河南“老家”的独特文化优势。
卢展工不负众望,到任4天后,就在一次会议上强调:中原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华文化之根,要因根而溯源,因根而结缘,因根而自强,因根而作为。
意思很明确,要让河南的“老家底” ,作用于当前的“发家”之路,有所作为,有大作为。
那么,这“根”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呢?
1992年,河南新郑举行首届炎黄文化节,当时的黄帝故里祠周围还没有景区,更没有广场,至2006年改为第一次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整个景区已经多次整修扩建,规模宏大,此后一直延续到2011年第六次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17000平方米的景区和广场更是煌煌大观。20年来,参加活动的人群,自新郑县当地群众,逐年扩展到河南各地、中国各地、海内外各界华人,规模档次从一个县域文化节会,一直上升到今天的国际性根亲文化盛事。
“根”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同根同祖,同气连枝。中华民族在全世界开枝散叶,直到今天,仍然都以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作为身份烙印。中原寻根,寻的是精神归属、文化源头,验证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民族本身的繁衍生息,是如何共存共荣,休戚相关。
根深而树大,根深而蒂固,根深而叶茂。
厚重河南,就是要努力展示出这“根”究竟扎得有多“深” 。
三
亮“家底” ,就要在新世纪吸引青春的眼睛。因为先辈的文明,要靠后人继承,更靠后人创新。
有“天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之誉的河南,精益求精,近年来着力打造“中原特色博物馆体系” ,迈向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省” ;
坐拥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三处世界文化遗产的河南,马不停蹄,继续在大运河、丝绸之路河南段两大项目上积极运作;
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大遗址保护新格局的河南,精心培育,目前已有19处大遗址被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项目, 5处大遗址被列入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一系列的大举措、大项目,不仅实际动作大,而且运作理念新。
不是简单地为保护而保护,不是简单地为陈列而陈列。
河南大地的博物馆群,有特色,有分工,有创意,有互动;大大小小的展览陈列,有策划,有配合,有鲜明主题,有强烈的时代感;
中原大省的大遗址保护,是社会融入、公众参与、人人共享,切实地推动着所在地城市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
这一切,都有现代的眼睛在阅读,都有青春的生命在融入。
——安阳殷墟博物馆的双语讲解员祁勇花,大学的专业是英语, 27岁的她对殷墟文化钻研深彻,讲解让人如沐春风,寥寥数语, 3000年前的科学文明与当代生活的关联和承传,让闻者如痴如醉;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徐婵菲,积极向来访者介绍去年刚刚建立的古代墓葬壁画馆,一个罕见而令人震撼的古代东方地下艺术世界,通过这个创意新颖的专题展馆,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所叹;
——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李俊国,特别向参观者推荐馆内的4 D影院和计算机互动设备,参观者不仅可以通过4 D影像直接“走”到正在造字的祖先“身边” ,在几秒钟内看完一个汉字从诞生到今天的形态变化过程,而且可以通过电脑交互,尝试自己使用刀笔、毛笔、钢笔等各种工具进行汉字书写体验。
中原特色博物馆体系建设是如此琳琅满目。管理体制上,除了“官办” ,渐多“民营” ;内容拓展上,除了综合类博物馆,更有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书法、碑志、陶瓷、钱币等各类专题类博物馆。如今,大小158座各类博物馆在河南星罗棋布,交相映照。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历史上每一个生活元素和人文细节,都与现代文化创意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对文化资源要学会再认识,再开发,再利用,再传播。 ”李俊国的态度,充满激情。
四
与博物馆群和大遗址开放带来的每年过亿人次的参观热潮不同,另一个庞大的工程却始终静悄悄地行进在普通人的视野之外。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马萧林,河南考古界参与全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专家之一,正在为他刚刚获批的一项新课题做着研究准备。2010年,他的另一项课题成果被评为全国最佳考古报告。2005年,他在仰韶文化核心区的墓葬考古发掘中,发现了目前为止年代最早的随葬玉器,现在静静地躺在他办公室旁边的河南博物院里。
以现代考古学“探源”中华文明的本土起源,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因西方学者质疑中国文化起源和“三皇五帝”的古史可信性,而在中国知识界、学术界拉开序幕,近百年的大课题,关系着一个民族的认同与凝聚。
到今天,中华文明的“探源”已经经历了一系列的庞大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期、二期、三期,指南针计划……每一项,都与河南的关系密不可分。
“古代的‘家’这个字的含义,是屋檐下养着一头家畜——猪,古人云‘家有六畜’ ,那么‘六畜’是怎么来的?野猪是怎么变成家猪的?这个过程中包含了我们祖先什么样的智慧和技术?这些智慧和技术,还能给今天的我们以新启发吗? ”马萧林讲起“文明探源”话题,个个都充满了趣味。这些问题的答案,一经转化普及,又会拥有多么强大的文化魅力?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10年,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地质学、地理学、环境科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联合,碳14精确测年、空间遥感技术、生物基因技术、孢粉分析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并举,目的都是一个——用科学,定位文明。
这不仅诱惑着所有参与其中的专家学者,也诱惑着每一个自尊自信的炎黄子孙。
老家河南,如今亮出来的“家底” ,还远远不是她的全部。
起承转合之承
文化河南 让“老家底”在中原大地“活起来”
五
除了文物和遗址,河南民间,还有大量仍然“活”着的文化遗产。
朱仙镇年画就是其中之一,它的传承故事,可以写出一部厚厚的乡土小说。
作为首批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88岁的朱仙镇年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郭太运说得很朴素: “什么画也没有年画在群众中的影响大嘛。 ”
这个“影响” ,是烙印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活里的。
走进朱仙镇年画一条街的几家“老字号”里,随便聊聊,都能聊出好多精彩的故事:明清民间,谁记载了朱仙镇年画的风光无限,让后人浮想联翩;解放前,谁学会一手印刷的手艺,就能把媳妇娶进门; “破四旧” ,谁偷偷把几块雕版藏在地窖里,侥幸躲过收缴烧毁;改革开放,谁费尽心思,把躲到外地的“老手艺”请回来重新开张……
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大故事里,有努力,有合作,有分歧,有矛盾,纠结熔合在一起,让我们窥见一个民间文化真实鲜活的生命状态,直至今日,依然如此。
一辈子都在琢磨这门手艺的郭太运老人,就不怎么认同如今镇上那些极力扩大经营效益的“作坊” : “技艺上‘毛病’太多,不合‘老规矩’ 。 ”对如今的3个弟子,他更是要求极严: “我不是保守,但传承就要个原模原样,这里面一板一眼都有文化讲究,中国的东西,有很多是不能简单靠‘数据化’就可以保留下来的。 ”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的张继中,却更相信自己的路子,把家传的万同老店办成了公司: “要有新形式、新面孔、新设计,有现代生活气息,赶上社会潮流。不然,怎么发展? ”与此相应,他还用上了电脑印刷技术,把新式“朱仙镇年画”批量推销到保险、房产、金融等企业,生意颇为兴隆。
严谨的“活体传承人” ,变通的“活化传承法” ,在今天的中原大地,一个古老的文化符号,映射出多姿多彩的走向,反而更显其生命活力。这些不同的走向,同时存在,同时延伸,共同成就着河南文化的勃勃生机。
六
为了发掘更多朱仙镇年画这样的民间文化遗产,河南下了大功夫。
10年来,通过河南省文联等单位组织的“中国民间文化之乡考察” 、 “河南‘老字号’认定与公布” 、 “河南民间文化资源普查” 、“河南濒危戏曲全省汇演”等一系列大工程,中原地区极大一部分民间文化遗产,经过梳理和选析,重新在人们眼前活跃起来。
“活家底”加上“老家底” ,成就了一幅特色鲜明的河南文化地图——
郑州,黄河之都,黄帝故里;洛阳,十三朝古都,牡丹之乡;开封,七朝故都,东京梦华;安阳,甲骨文之乡;新密,中国羲皇文化之乡;许昌,中国三国文化之乡;南阳,中国玉雕之乡;信阳,中国茶都……
但是,家有千金,还需善用。厚重的“家底” ,更不能光看不用。怎么把这幅地图上的文化符号激活,与现实的发展相融相生,与时代的需要相和相应,真正体现出力量,体现出效益,还需要河南人的一番大智慧、大作为。
文化经济两张皮,生拉硬扯没有戏。很长时间,这个问题都是全国许多地方的“老大难” 。河南,能拿出什么“招” ?
七
文化是“魂” ,经济社会是“体” ,发展,不能“魂不附体” 。
在这个问题上能发挥关键作用的,还是人。
2011年,卢展工首先针对河南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对待文化应秉持的四个态度: “敬畏文化,学习文化,振兴文化,服务文化” 。
这正是卢展工在河南一直倡导的“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理念,应用于文化建设的具体表现。
这四个基本态度,正好对应着他对文化的四个形象判断: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环环相扣,科学严谨。
因其是“根” ,所以“敬畏” ;要抓住“魂” ,首先“学习” ;欲形成“力” ,必须“振兴” ;发展见“效” ,努力“服务” 。
该怎么做,一目了然。
四个态度,也是四个要求,其中最让河南人津津乐道的,首先是“敬畏文化” 。
有了敬畏之心,干部的“位置”就摆正了,就不再“无知者无畏” 、盲目对文化指手画脚,就会虚心学习、主动服务,就能够避免许多单靠热情、简单命令、违反规律的不科学行为。
八
2011年7月,洛阳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委会主任王永兴,怀着忐忑的心情,给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的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院士发去了一封电子邮件。
之前,他和张锦秋只有过一面之缘,所以,他自己觉得这次去信所提出的请求,有些冒昧。
这封信的目的,是邀请张锦秋来参与以龙门石窟为中心的龙门大文化旅游园区的设计规划。
没想到,张锦秋很快回信,欣然应诺。王永兴算是松了一口气。在此之前,他一直压力颇大,因为这一新园区的规划设计,已经先后被两度推翻。
第一次推翻是在2008年。第一稿按照当时国内景观旅游的常规理念设计,一送上去就被否决了。洛阳市委市政府认为,新园区开发不能再是单一地增加几个人造景观、多收几张门票钱而已,必须跟上国际理念,拉长产业链,形成新的“文化业态” 。
原来全国大多数的文化旅游,因为采取的都是纯粹的景观模式,被老百姓形象地比喻为“撒泡尿就走”的“尿泡经济” ——产生不了大效益。
洛阳的发展,已经不能再继续满足于这样的模式。
于是,第二次规划设计在进行了项目的国际公开招标后,一家美国的大设计公司给出了新方案,比之前的第一稿,设计新颖了很多,思路和视野也开阔了很多。
但最后,这一稿又被否定了。因为大家感觉到,第二稿的现代经营理念虽然很充分,但在中国文化的把握上,外国人终究还是差了点“意思” 。
虽然连续两次否定,洛阳却由此冲破了低层次开发的瓶颈,同时也没有迷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
洛阳的目标,是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因此,对打造独特城市文化具有支撑作用的重要资源,更是必须用好,不容失误。
于是,才有了后来王永兴主动联络张锦秋的一幕。
一个园区的设计,隐含着对一方文化的态度。洛阳的慎重与高标准,显示了他们对文化坚持着真正的尊重,而这反复斟酌的过程,无疑也给了所有参与者一次沉下心来学习文化的绝好机会。
九
在河南,和洛阳抱有相同发展目标的,还有另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开封。
洛阳激活整个城市的核心文化元素是“唐韵” ;而开封,则一直在借助“汴京”的历史存证,铆着劲儿琢磨“宋风” 。
以北宋名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就坐落在风景秀美的龙亭湖畔,这个国家5 A级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周旭东,给记者的印象,不像老板,而更像是一个宋文化的专业学者。
“宋朝绝对不是一个‘积弱’的王朝。宋代已经达到了中国农业文明的顶点。北宋铁产量最高年15万吨,英国工业革命时才7 . 8万吨。 ”周旭东一说起宋文化就无比兴奋,“这个旅游景区所在地14年前是一片烂泥塘,现在是年收入过亿元的大产业,靠什么?就靠文化。 ”
其实,这个文化具体怎么个“靠”法,可是大有讲究。国内很多类似的文化主题公园都在赔钱,清明上河园凭什么留住游客?
周旭东的秘诀是“体验” 。他别出心裁,把景区做成了古代文明的“现场版” ,做成了古代文化的“深度体验地” 。
清明上河园是一个“穿越”的空间:宋代的各种市井民俗文化,蹴鞠、马球、秋千、斗鸡,乃至汴秀、打铁、弹棉花、抛绣球,都被搬入这里的码头、船坊、茶楼、酒肆之中,整个600亩的园区,就是一个“活态”的《清明上河图》 。
游客到这里,不再是旁观者,而更多是参与者。
“深入到文化核心层的体验,是最难忘的体验。 ”这就是周旭东的理念。
这种做法,不仅巧妙避开了“人造景观”遭遇“假文物”的尴尬,还顺带救活了一批河南的民间绝活。
就这样,思路一变,文化一“活” ,园区、产业、资源,统统都活起来。
如今,整个清明上河园,已经成为了开封发展文化产业“两环十二区”整体大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这个全城的大规划中,开封,要把这一“深度体验”模式,充分扩展出去,覆盖整个亟待改造的中心老城区。
十
洛阳和开封的思路,其实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心任务,都是整体实现“文化活化” 。
只有充分“活化” ,文化这种无形的资源,才能够发挥渗透和融合作用,而一旦实现了优质的渗透和融合,“一切产业都是文化产业” 。
三易其稿的洛阳龙门石窟文化园区,总投资260亿元,如今已经开始逐项实施。一个集遗产保护、休闲度假、学术研究、观光演出、生态旅游、综合服务等各项功能为一体,邻洛水、涵伊河的庞大山水文化园区,正浮出水面。
这个园区将来不只要管理人员,还要学术专家。中国(龙门)石窟研究保护基地就设在其中,包括专家工作室和各种文化科研实验室。
“我们要吸引和培养相当数量的一流专家,使园区同时成为国内的高端学术基地,并以此来支撑和继续开发文化产业。 ”王永兴如此表示。
可以说,在地理概念上,这个园区在洛阳之内,而在文化概念上,整个洛阳却被带进了这个园区的文化氛围之中,加上已经上升为国家级节会、 “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洛阳牡丹花会这一大平台,以及白马寺等诸多历史名胜的呼应,古都洛阳,正在形成“神往龙门、纵情大唐”的独特文化形象架构。
而开封虽然在城市发展和经济实力上不如洛阳,但在文化开发这篇大文章上却更具雄心。
通过老城的棚户区改造,把整个老城区打造成一个重现“东京梦华”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形成与西安的汉唐文化、北京的明清文化鼎足而立的宋文化中心城市。
“找回汴梁,重塑宋都” ,是开封人的梦想。宋都古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设计规模庞大,高仿建筑群和文化遗址“大格局、小封闭” ,保护开发相辅相成,而更关键的,是开封要突破低层次的“复古造城” 。
“找回汴梁” ,找回的是文化;“重塑宋都” ,重塑的是开封1000多年前作为世界中心城市的骄傲和活力。
因此,开封早已开始着手在充实城市文化内容上下功夫,清明节踏青、大宋年文化、夜游开封、宋装日……政府引导下的群众特色文化活动风生水起。 “游客不是文物专家,不是考古专家,我们提供的,不是对历史遗迹的枯燥讲解,而是更加直观、更加亲切、更具参与性的文化享受。 ”开封市旅游局副局长李红宁如是表示。
一个真正的文化“体验之都” ,正悄悄显出其与众不同的吸引力,同时,也为河南的文化资源开发,摸索着一条新路子。
十一
河南的文化家底,正在逐渐“活起来” 。
“八方游客来到河南,这么多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么多的文化遗产,不能让他们仅仅是‘到此一游’ ,一定要让他们能够在每个地方停得下,住得长,开发和满足他们‘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面需求。 ”
这是洛阳、开封两地的一致观念,更是河南全省的共同希望。
而这些,只是河南全省激活文化之“魂”的第一步。
河南文联副主席夏挽群说,做城市建设, “不应该只想到它的物质构建,还应当想到它的精神构建,保留各不相同的城市文化承接、文化记忆、文化气质和文化神韵。 ”
一城如此,一省又何尝不是如此?城市建设如此,整个经济社会各项建设,又何尝不是如此?
不过,夏挽群也同时提醒:“树上一座像,不等于就打造了名人文化;提上一个空头符号,不等于就塑造了城市文化。 ”
要“活” ,关键在做。
怎么做?卢展工概括为十二个字: “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 ”
起承转合之转
时代河南 把优秀“基因”转化为先进文化
十二
承前启后,尊新必兴。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文化在其中的传承与创新,一体两面,辩证统一。
有“家底” ,不能只会守“家底” ;有“优势” ,更要学会用“优势” 。时代对河南的要求,是发展,是创造,是开拓奋进,是万象更新。
真正有生命的文化,必然有力,必须发力。
凝聚、推动、引领,文化要爆发出振奋精神、滋润人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力量,首先自身必须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不断生发出更精更美更优的内容。
河南的文化底蕴如此深厚,河南人没有理由不写就一曲先进文化的时代高歌。
十三
最能震撼人心的,是精神。而先进文化的力量之源,就在于淋漓尽致地揭示时代精神。
2011年,卢展工在下乡调研慰问时,无意中“刨”出了一位名叫李文祥的87岁河南老农震撼人心的故事。
这位战争年代九死一生、功勋卓著的英雄军人,在国家困难时响应号召,主动回乡务农,默默放弃所有的待遇和荣光,在河南一处偏僻贫瘠的小村落里,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为国家分忧解难,无怨无悔。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卢展工在河南人身上看到并概括出的“三平”精神,是“新生”的河南文化,但又是一脉相承而来的河南文化。
这样的先进文化,既饱含时代精神,又深蕴传统基因。在河南,星火燎原。
把目光放开,我们可以看到河南涌现的道德模范灿若繁星:孝老爱亲谢延信,见义勇为李学生,诚实守信王一硕……
把视线拉长,我们可以看到河南的时代精神承接一气贯通:“辟裂太行山”的红旗渠,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感动中国”的任长霞,“戏比天大”的常香玉……
把视野延伸,我们可以看到河南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从未稍断:愚公移山,岳母刺字,木兰从军……
当河南人把比磨刀石还硬、钢钎打上去只留个白点的红钢岩,一寸寸磨过,硬是开出了1500公里
的“太行天河”红旗渠的时候;当河南人迎着风沙、盐碱、内涝,在1080平方公里土地上硬是改造出了一个新兰考的时候;当河南人在全国各地用勤劳的双手让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助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时候;当河南人大局为重,埋头奉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连续11年保持粮食总产量全国首位的时候……
我们还需要问,今日河南的文化是什么、当代河南的精神在哪里吗?
十四
弘扬先进文化,靠人才,靠精品。有了人才,就有精品,有了精品,就有导向、有市场、有被传承下去的能量。
什么样的体制机制能够调动优秀文艺人才的积极性?能够营造良好创作环境?能够最大限度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能够把河南的丰富素材转化为高品质的精神产品?
河南的文化体制改革,在探索中深化。
2010年7月,卢展工连续深入河南五个文艺院团密集调研。随后,河南针对院团改革面临的各种实际困难,采取了一系列高效的支持帮扶引导措施:
大力引导社会资金赞助文化艺术,企业一次捐出3000万元;
高额奖励优秀作品和优秀文艺家,政府一把拿出680万元;
多方设法解决演出剧场、办公房屋等硬件瓶颈, 8家重要文艺院团即将拥有各自的专用“艺术车间” ;
此外,还有解决公益演出补贴,解决演出无车“出门难” ,解决精品赴外演出渠道……
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转制、整合、划转、撤销、保留的“五个一批”精神,河南没有把文化体制改革简单地理解为“单纯断奶” ,更没有简单地“为转而转” “为改而改” ,而是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部分走在前面、转制后渐趋成熟的文艺经营团体,则继续深入,开始筹划“股份制” ,提出让“文艺家入股” ,除了刺激文艺家的积极性,更考虑到以此方式,吸收骨干演员参与最高经营决策。
改革,始终是为了发展。
“刚转制时,领导关心的是‘工资发了没有? ’ ,现在,关心的是‘今年准备上什么戏? ’ ”作为全省第一个转企改制的省直院团,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总经理张振中感慨,“我们已经走出了‘为生存而生存’的层面,现在的大创作,不再按‘个’ ,而开始按‘批’计算。 ”
十五
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
河南文艺创作、文艺生态正在发生的巨变,有目共睹。
曾经的河南,空有丰富资源,却十分憋屈。
一个豫剧闻名全国的戏剧大省,却被专家批评“河南的戏剧落后了全国一圈半” ;
剧种繁多、本应舞台艺术发达,却被专家公认“舞剧洼地” ;
全省唯一的京剧团连年走人,几乎难以为继,不仅北京、上海,甚至连去贵州的人都觉得比待在这里强;
……
今天的河南,却已经彻底“翻身” ,扬眉吐气。
刚刚颁发的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河南省在电影、电视剧、戏曲、歌舞剧、歌曲、广播剧、文艺类图书中7部作品榜上有名;
2012年,曹禺戏剧文学奖8部获奖作品中, “河南造”占三,创全国新纪录,专家惊呼“全国戏剧看河南” ;
2011年,豫剧《常香玉》再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实现河南在这一奖项上全国唯一的“六连冠” ;
2003年至今,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连续发力,音乐剧《木兰诗篇》、舞剧《风中少林》 《水月洛神》 、舞蹈诗《风情河之南》 、话剧《红旗渠》等精品不断,连摘各项国家级大奖;
中原书风形成,中原画派筹建,中原作家群崛起,河南杂技走出国门,河南文化艺术精品全国巡演、海外巡演……
与软实力相呼相应,河南的文艺硬件设施,也在形成大品牌。
2008年正式运营的河南艺术中心,已经成为河南的文化地标建筑;河南博物院整体功能提升顺利完成、二期工程立项;河南省图书馆新馆选址,少儿图书馆完工……
中原,正在崛起为中部文化高地。
十六
精品需要共享。
文化惠民,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应有之义。而今天的文化惠民,不只是需要农家书屋、社区活动,更需要精品普及,需要先进文化、优秀作品更多地滋润到泥土深处。
周口的“一元剧场” ,实实在在迈出了这一步。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观众都因大剧场动辄几百上千元的高票价望而却步之时,周口群艺馆却硬是让老百姓花一元钱走进了剧院,看上了中央民族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等名团的演出,看上了闵惠芬、盛中国、申小兰、吴玉霞等艺术大家的表演。
4年时间,几乎每周保证一场演出,几乎每场演出必有国家一级演员加盟,几乎每个演员都主动放弃应得的那一份报酬, “一元剧场” ,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提倡“文化志愿者”概念,通过“特殊签约”方式,进行“社会运作” , “一元剧场”凭着满腔热情,慢慢联络聚集了一大批省内外各层面的文艺工作者,慢慢争取到了社会多方的资金资助,慢慢形成了一个有口皆碑的文化平台。
这个平台,还蕴涵着无穷的延伸性和创造力。
向下, “一元剧场”让社区、乡村的“文化大院”异常活跃起来,因为它的节目源,有一部分来自基层,它的导演、演员,会经常到“大院”收集节目;
向上,“一元剧场”不仅传播精品,还创造精品,因为它收集的民间优秀节目,会在这个平台上不断加工打磨,直至登上全省、全国的文艺大赛领奖台;
对内,“一元剧场”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文艺才能,如今拉小分队到村里演出,甚至可以“不带演员” ,因为好多村民都成了“演员” ,导演来了就能组织一台节目;
对外,“一元剧场”推出了许多新人才,从这里走出的演员登上了“星光大道” ,从这里锻炼的主持人走上了电视荧屏。
充分调动群众和文艺工作者投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元剧场”实至名归,2011年,被评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经验在全国推广。
除了周口的“一元剧场” ,河南还有邓州独特的“文化茶馆” ,还有全省首创的“舞台艺术送农民” ,还有全国倡导的“高雅艺术进校园” ……2010年,河南精品艺术下基层演出超过2000场, 2011年超过3000场……
走进基层,走近群众,先进文化的作用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先进文化的力量才能最大程度转化,先进文化的创造才能最大程度得到滋养。
十七
时代河南,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河南,一个传承创新的河南。
时代大潮中的河南文化建设,任重道远,但又只争朝夕。
把优秀“基因”转化为先进文化,滋润大地,雨露心灵,正是适逢盛世,正当其时。
时代河南,正在行动。
起承转合之合
未来河南 将科学发展刻入华夏文明视野
十八
花园式办公生活环境,全自动感应安全住宅,无线网络全方位覆盖,信息智慧协作杜绝交通拥堵,数字化城市管理高效运行城市设施……
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开辟的4 D立体影像区,展示了2020年该区梦幻般的城市生活和工作场景。展示人员告诉记者,这不是科幻电影,这是2020年可以实现的真实生活。
尽管还只是一个城市内一个区域的规划设计,但已经足够让观看过这段影像的人们,对未来充满惊奇与震撼。
高新区的畅想可以看做未来河南所有城市生活的雏形。当然,这一切还仅仅是外在所感,而实际上,它在将来所内蕴的强大创新能力,才是其未来真正的魅力所在。
“这里为任何一个创业者提供一切软硬件平台服务,为创业行为提供完善的运行保障体系。到这里来,只需要释放人自身的创新智慧,就可以创造财富,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实际作用力。 ”
这无疑意味着,这座未来的高新城,将成为郑州创新力的集散地,成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动力的核心极。
十九
未来的河南,诱人的不仅仅是城市。
单户实用面积百平方米以上多层楼房住宅,配套幼儿园、学校、银行、医院、超市、水电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公寓、文化广场、垂钓园、图书室、电影院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产业区设在旁边,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工作就在家门口,不耕田,不种地,每年照样收粮食……
这,还是中国人印象中的农村吗?
商水县城关乡大刘村新型农村社区刚刚完成的规划书,就在村党支部书记郭岿的办公桌上。
这绝非“纸上谈兵” 、乌托邦式幻想。事实上,截至今年7月底,河南已经初步启动类似的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300个,初步建成350个,并探索出多种因地制宜的建设操作模式。
“现在的农村,不盖楼娶不来媳妇,可是一家一户自己盖楼,村里没基础设施配备,没系统的下水道,楼上连个厕所都没法装,往往是楼盖了,最后没人上去住。 ”郭岿说, “现在,新型农村社区,就可以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
离大刘村不远的朱集镇练集村,新型社区的住宅已经建好,村民即将迁入。在南方打工的石庚辛专程回来装修房屋, 248平方米的二层楼房,抽水马桶、淋浴等一应俱全,造价比自建还低,他们家一次要了两套。而他现在琢磨的,是如何在房前空地上搭上葡萄架:“原来俺村种的葡萄好,来了新社区,大家都准备搭上葡萄架,有人来村里,这也算是俺这里的农业旅游生态景观了。 ”
天性淳朴的农民子弟,过上城市化生活,同时还不忘亲近自然。
何等和谐,何等文明。
未来河南,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如此让人拭目以待。
二十
科学发展正在引领河南,文化效应正在推动河南。
郑州高新区的文化创新力,如今已初现端倪。
位于其中的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河南基地),如今已入驻近百家动漫企业,总体实力居中部第一。
小樱桃动漫集团每年生产4000分钟动画片,在360家电视台播出并出口到50个国家,饮料、玩具等周边产品已经在广东等地打开市场,开始与日本动漫争夺消费者。
当张艺谋、冯小刚叹息“好本子”难找,当外国青少年奇怪地问中国电视娱乐“真人秀”为什么总是模仿,当好莱坞把熊猫和花木兰的形象拿去在全世界成功掀起票房狂潮,我们不能不意识到,原创缺乏,创新不足,已经成为当下文化发展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河南基地,在高新区的服务理念之下,正在让企业最大程度释放创新力。
小樱桃、少林海宝、雪孩子、番西茄等一系列原创动漫“明星”正走向全国,走向海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动漫工程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动漫工程,都已开始实施创作。
投入智力资源,产出知识产权。2011年,河南基地荣获“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奖” ,跻身全国十个创意产业最佳园区之列。一个中西部最大的动漫产业集群,正在浮出水面。
河南省现有文化产业集群21个,文化企业8000多家, 6个省政府确认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
未来河南的创新力,令人振奋。
二十一
新城区的创新在加速,新农村的文化热也在升温。
孟津县平乐村的农民,近来纷纷搬进了平乐镇一个新产业园区的独栋住宅,他们在这里有了另外一个身份——画师。
平乐村村民画牡丹, 60年前,只是一玩; 20年前,只是一糊口手艺;今天,是一个文化大产业;未来,必将是一个文化大景观。
放下锄头,拿起笔头。一手劳作,一手创作。有了现代化新农村、现代化新农业,自然要有现代化的新农民。新农民的文化素养,落在农民画上,自有其独特的吸引力。
农民对文化生活有追求,政府自然热心服务,支持之外,更有引领,鼓励之余,不忘提升。
全国知名的大画家,接二连三被请来指导;提升品位的国家级专业画展,一个一个在这里举办;画作营销的市场链条,一环一环衔接起来;增强硬件设施的投资,一项一项被争取过来……
水平日进,农民画师开始学习起了印章、题款等细节;
画儿好销,文化企业开始和画师成批签定作品供应协议;
影响扩大,美术专业大学生嫁进村里过起了日子。
“一幅画一亩粮” ,这是平乐村农民如今对文化效益的共识。孟津县县级干部的年工资不过两三万元,而村里一个中等水平的画师,一年卖画能赚四五万元。
据统计,平乐村现有农民画师700多人,差不多家家有画师, 2011年创作牡丹画15万幅,总销售收入1800万元。
与平乐牡丹画一样,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的工笔老虎、上蔡县东岸乡的核桃雕花工艺、栾川县潭头镇的奇石根艺、禹州市神篨镇的钧瓷同样精彩,河南各地乡村的特色文化热,正在普遍升温。
如果说河南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松动了中国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那么要从文化上破开城乡二元格局,新农村勃然而兴的文化热,必定会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未来河南的新农村,将是文化昌盛的田园。
二十二
什么地方的文化强大,什么地方的吸引力就强大。
温县是太极之乡,每年都有外国人慕名而来,希望拜师学习。甚至,在郑州的大学校园里,每年都有为了学习武术而专程先来这里进行汉语言深造的外国留学生。
武术,同样是文化。今天,太极拳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健身方式之一,而少林寺的武功表演团已经走访过近百个国家,在柏林、伦敦等地开办了40多家文化中心。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已经连演数百场,长盛不衰,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而大型舞剧《风中少林》更是已经风靡全球,走遍欧美。
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文字专题博物馆,而将4 D这种世界领先的数字技术用于博物馆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上领先。安阳殷墟大遗址保护和展示,更是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首席协调员亨利·克利尔连声赞叹: “你们的展示是我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这里的“地下封存、地上抬高模拟展示” 、 “原址原貌原形复原展示” 、 “异地搬迁保护展示” ,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土质的遗址文物保护与展示新途径,成为中国古遗址类文物保护的典范,其展品品相和展览设计格调被誉为世界博物馆之首。
河南的文化影响力,正在加速扩大。
近年来,河南赴韩国组织“中韩文化交流年” ,在印度举办“华夏瑰宝展” ,去日本举办“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 ,到美国举办“中国元代艺术展” ,进联合国总部举办“中国文字展” ……河南的文化正大步走向世界,河南的文化也在大力吸引世界走近自己。
以万物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未来的河南,将是一片强势崛起的文化繁盛大地。
二十三
5000年筚路蓝缕,华夏文明被传承下来;
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奇迹”被创造出来;
10年科学发展,中部崛起正在被凸显出来;
从结绳记事、甲骨铭文、活字印刷,到今天的汉字数码输入;从一片甲骨最多刻下200多个文字,到今天一片蓝光光碟能够储存500亿个文字;从后母戊方鼎上凝聚的青铜冶炼技术,到今天产量庞大的钢铁企业;从农耕的石器时代,到今天的规模种植和大型机械化作业;从殷墟的分区布局,到今天现代都市的城市规划……
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是如此的光辉灿烂,如此的波澜壮阔,如此的气势磅礴。
河南,正把科学发展刻入华夏文明视野!
(7月底以来,河南话剧院精心创作的大型话剧《红旗渠》在河南全省巡演,演出场场爆满,其恢弘的气势、生动感人的人物群像,给现场观众带来强烈震撼)。
在中原大地上诞生的红旗渠精神,与焦裕禄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共同构成了中原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河南的具体体现。在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河南提出打造“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体内涵,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话剧《红旗渠》、豫剧《兰考往事焦裕禄》《王屋山的女人》《刘青霞》《苏武牧羊》、舞剧《太极》、电视连续剧《大河儿女》等一批精品力作相继推出,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文物保护工程、文化产业建设等顺利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全面铺开。
今年3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就共同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达成合作协议,明确了建设目标:到2015年,初步形成基础框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到2020年取得明显成效,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
“努力把河南建设成为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现代文化创新发展新高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基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新定位,描绘了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美好蓝图。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庚香说,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关键是要建设八大文化体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品文化生产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物保护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体系、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和文化创新体系。如今,这些体系建设正在一一破题。
继河南博物院、河南报业大厦、河南艺术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落成之后,省图书馆新馆、中原考古博物院、中原文化艺术学院、中华姓氏博物馆、百家姓文化广场、中华姓氏树等一大批文化设施将成为传承华夏历史文明新地标。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河南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洛阳、郑州两个大遗址片区的保护规划已经绘就,巩义宋陵、信阳城阳城遗址等19处大遗址保护机制得以创新,开封城墙、商丘归德府城墙、汤阴岳飞庙等一批重大文物维修保护工程顺利进行,安阳殷墟、隋唐洛阳城、郑州商城、汉魏洛阳故城、内黄三杨庄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效初现。
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郑州嵩山文化产业园区等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二期、清明上河园三期、宝丰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速,促进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动漫游戏、文化创意、工艺美术与艺术品等重点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
变“文化制造”为“文化创造”,打造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相适应的文艺品牌体系,是中原人不懈的追求。黄帝文化、黄河文化、河洛文化、姓氏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等以“根”文化为代表的知名文化品牌呼之欲出;中原作家群、中原戏剧家群、中原书风、中原画派、中原诗派、中原学派等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原文艺现象、文艺形式、文艺流派雏形初现。
河南省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说,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基础在传承,关键在创新,必须坚持传承和创新“两篇文章”一起做,遵循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积极发掘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文化资源,让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在新时期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更好地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