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叫敦煌,这是我的自我介绍:(也是中国敦煌最全介绍,最美西部大漠风景风土人物艺术大全!即莫高窟艺术大全) \\ 中文名:敦煌 \\ 英文名:dunhuang \\
别名:沙州 \\ 出生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敦煌郡 \\ 年龄:2125岁 \\ 性格:端庄,内敛,豪放不羁\\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监护人:中国甘肃省\\地理位置:西北\\面积:3.12万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电话区号:0937 \\邮编:736200\\车牌代码:甘F \\语言:汉语 \\ 敦煌艳景: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阳关\玉门关\雅丹地貌\敦煌古城\三危大佛\渥洼池\胡杨林党河风情线\敦煌夜市 \\敦煌的美食:烤全羊\大漠风沙鸡\胡羊焖饼\泡儿油糕\敦煌驴肉黄面\敦煌拨疙瘩\炕锅羊肉\敦煌烤肉串\\敦煌的工艺品:夜光杯\敦煌彩塑\胡杨木刻章\木刻版画\纪念骆驼\敦煌丝巾 \\敦煌的特产:锁阳\黑枸杞\李广杏\李广杏干\鸣山大枣\敦煌葡萄\紫胭桃\敦煌香水梨 \\家庭地址: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 家庭成员:市辖7镇2乡(沙州镇、肃州镇、莫高镇、转渠口镇、七里镇、月牙泉镇、阳关镇、郭家堡乡、黄渠乡):
\\家庭荣誉:太多了,版面有限,仅列部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欧目的地、感动世界品牌城市、全国8个“国家旅游名片”城市之一、2008中国魅力中小城市、建国六十周年——中国最佳文化旅游城市、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2010年十条精品文化旅游线路优秀城市、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县级市第一名。所有这些都不敌一个荣誉: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成长经历: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置敦煌郡。修筑了长城和烽燧,并设置了阳关、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前凉张骏时期,曾改敦煌为沙州。公元400年,李篙据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雍正三年(1725年)建立沙州卫。\\公元1760年,改沙州卫为敦煌县。\\1949年月28日,敦煌解放。10月7日成立敦煌县人民政府。\\198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还是一个民族走廊,民族关系也是这样,东边的汉族,从东往西伸展过去。西边的一些少数民族,包括中亚、西亚的一些少数民族,新疆的,还有其他国家的,像阿拉伯、波斯的、印度的,从西边往东过来。这是东和西的情况。北边蒙古高原少数民族游牧民族也下来了,越过祁连山到了青藏高原。南边就是藏族,藏族也出了青藏高原到了祁连山,所以这一块地方是一个民族的走廊,是一个民族交往的十字路口。
(一)
一、
印度佛教大约产生于公元6世纪末期到5世纪初期,创始人是乔达摩.西达多,又尊称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相传,释迦牟尼是净饭王太子,生于古印度北部迦比罗卫国(尼泊尔境内)。童年时期受婆罗门教育,29岁出家修行,他出家的原因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他出游时看到了生老病死等诸苦相,故决心出家修行以求解脱诸苦的方法,实际上天竺过的社会黑暗与不安定也是他出家很重要的原因,他出家修行的过程是艰难的,有很多记载,最初太子修行了6年,毫无所得。有一天独自坐于菩提树下冥思,顿然领悟了人生的究竟,修成了无上正觉,立定成佛,这一年太子35岁,随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在其后的45年间,释迦牟尼在天竺国传经布道,广纳徒众,佛教迅速发展。
释迦牟尼在独坐冥思中所获得的无上正觉,就是苦集灭道四圣缔。这就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内容。佛教宣扬一切是苦的即苦缔,认为人生是苦的,人在生死苦海中轮回流转,永不休止,推究导致苦的原因就是集缔,佛教认为业是苦的正因,烦恼是苦的助因,业有身业语业意业三种,烦恼有贪嗔痴慢疑六种,业因与烦恼产生出无数的苦果,要断绝苦果就必须断绝业与烦恼,这样才能无障无缚,从轮回中解脱是为灭缔,寂灭有道即是道缔,就是达到涅磐的道。佛教修行以涅磐终极目的,佛教认为无止境的生死轮回是很大的痛苦,涅磐以后便能摆脱生死轮回的境界。四缔以外佛教还有若干重要的训条,还有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站在历史的角度这些都是消极的出世思想,其目的是为人们找到一条摆脱苦难的途径,正因为这样历代的统治者千方百计的利用佛教为自己服务,从此佛教便和政治有了不可分割的关系,也使佛教的本来面目得到了破坏。如印度本土的阿育王时期(前271--235)大力的提倡佛教,使得佛教成为印度的国教,并很快的向周边国家传播,逐步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
二.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西汉末年,但由于汉代商业文化占了主要的地位,所以佛教最初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随着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东汉末年农民战争不断,十六国时期,社会更加动荡政治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提供了佛教发展的合适土壤,另一方面,生活的困苦动荡使得人心紊乱,广大的百姓渴求精神世界的寄托以摆脱身体和灵魂的枷锁,佛教关于彼岸极乐世界的宣传在这种环境下及时的顺应了人心,佛教因此也得以迅速的传播开来。
作为“丝绸之路”的咽喉,中西交往的门户的敦煌,自然是我国汉族聚居区最早接触佛教的地方,佛教首先是在这里出现繁荣的,然后由敦煌逐渐扩散到内地,因此形成了中原佛教的传播。
敦煌佛教的兴盛首先表现在翻译经书方面,随着佛教的传播,敦煌地区出现了不少高僧,他们不辞辛苦,跋山涉水,西行求经,归来的时候携带了大量的梵文或胡文佛经,然后从事译著,聚徒讲经传播佛教,如西晋高僧竺法护精通36种语言,世居敦煌,组织了专门的译场,人们都称他为“敦煌菩萨”,前凉时,单道开,竺昙猷等高僧也在敦煌修习佛法,翻译了大量的佛经,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
敦煌莫高窟开凿在鸣沙山的悬崖峭壁上。传说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5)的一天,一个叫乐尊的和尚,西游至敦煌的三危山脚下,时值黄昏,忽然看见三危山被金光笼罩,金光之中仿佛有千佛隐现。于是就募人在山脚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后来又有一个叫法良的和尚来到这里,在乐尊洞窟的旁边开凿了一个石窟。以后就有人不断在这里开凿洞窟,每个洞窟里面都有佛画,立有佛像,以便信徒们瞻仰礼拜。到了唐代400年间,洞窟已经发展到了1000多个,莫高窟千佛洞就因此而来。
莫高窟是佛教信徒礼佛拜佛,修习佛法的场所,然而每个洞窟的墙壁上所绘的佛像图画以及洞内的彩塑佛像本身就是精美无比的艺术珍宝,这使得佛教圣地变成了一座艺术宝库。据统计,莫高窟现存比较完整的洞窟有492个,其中包括彩塑2415身,壁画45000余平方米,岩壁上还有五座唐宋时期的木构建筑。492窟中,可以判明时代的洞窟,魏窟23个,隋窟95个,唐窟213个,五代窟33个,宋窟98个,西夏窟3个。各时代的石窟艺术一起构成了敦煌莫高窟这座完美辉煌的艺术宫殿。
一.
彩塑是莫高窟的主体,莫高窟现存的彩塑有2415身,因为时代的不同,塑像的风格也是有很大差异的,从纵的角度来看,经过一千多年的不断塑造,他们形成了一列中国乃至世界都很少见的佛塑长廊,有早期的楗陀罗艺术风格,也有唐代长安洛阳的肥美风貌。从横的角度来讲,他们组成了一个佛塑的世界,虽然对于佛教形象的塑造必须遵循某些固定的程式,但是敦煌的艺术家们却在狭窄的题材范围内,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各具特色的作品,也寄托着他们的理想和对美的追求。敦煌彩塑的主要题材是佛陀,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和高僧,在雕塑形式上有圆雕和影塑。
1.秀骨清像的北朝彩塑艺术
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凉时期。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如,第243石窟北魏时代的释家牟尼塑像,恭正端坐,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着健陀罗样式。
在北魏王朝统治初期,战争不断,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从今尚存的一批北魏石窟来看,前室做人字披、中心塔柱四面开佛龛,放置说法,禅定,苦修等像。南北墙壁上部开有阙形佛龛与禅定小龛(254窟 259窟)。中心柱的东面大龛以弥勒下生说法为主,弥勒上生兜率天宫次之。释迦牟尼出现的很少,胁侍以菩萨为主,可看出这一时期,大乘佛教宣扬弥勒教义,这和内地所宣扬的涅磐,生死义理是有很大的区别。在形式上虽保留了一些从西域东传的造像的的原型,但是佛,菩萨的头部造型,脸部表情,袈裟衣纹的处理,有明显的改变,逐渐汉族化的有汉晋传统儒学思想温柔敦厚为旨趣的造像。现存的塑像中,说法佛语态敦厚,微笑说法,袈裟上是细密的阴刻线条衣纹,,以后变成了双领下垂,褒衣博带的贵族式的装束,菩萨的形象开始有了天真无邪的纯洁的女性的面貌表现的倾向。到了西魏,北周时代,中原艺术西传,很容易为保存着汉晋遗风的敦煌社会所接受,使得莫高窟出现了南朝气韵的“秀骨清像”,佛与弟子重裳楚楚。菩萨广绣高屐,一派中原衣冠之风。
隋代建立后,分裂三个世纪的华夏大地再次统一,由于统治阶级的推崇佛教,敦煌也是盛极一时,莫高窟艺术继承了北周风格,建立了一批石窟(302,305)。雕塑风格已经从原来的瘦颊,削肩,阔袖,垂裙的西魏遗风趋向头颅方圆,两肩丰满,袈裟垂裙逐渐丰圆的新时期。在题材上是最为突出的,当数三佛,形成了一佛二菩萨的构成的九尊大像,气势宏大法相庄严,是隋代最具有时代特征的彩塑组合形式。(282窟 427窟 292窟 244窟)。
隋代彩塑体态端严丰润,袈裟贴体,衣纹低浅,为了适应跪拜者从极近处仰看正常比例的巨大的立像时会产生头小,胸突等变形的错觉,而选用了俯视,大头和前倾姿势。这也是隋代彩塑的一大特点,这种处理方法有明显的宗教目的和和艺术效果,是一种错觉的艺术处理。这一时期的塑像头颅方圆,肉髻宽扁,薄唇,身体比例协调,比北周时期大头短躯的造型更有真实感,也更有美感,天王力士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使塑像更加生动,也更接近在佛经中的特点。
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敦煌莫高窟彩塑经过从早期塑制到隋代几百年的实践积累,到唐初已经从最初的早期、中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唐代的彩塑大放光彩。同时,唐代遗存的彩塑的数量也比较多,共有六百多身,其中有半数保存了原型。
唐代的雕塑以写实的风格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产生了一大批风格秀丽典雅的艺术精品(328窟 45窟 384窟)这一时期的塑像大多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肥,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如96窟的大佛高达33米,是依仗山崖凿塑出来的。
唐代时期敦煌彩塑菩萨的造型有了很大的变化。菩萨的姿态也多种多样,有立式菩萨、坐式菩萨、跪式菩萨,这些菩萨像,都如袒胸露臂的美丽女性,妥帖地表现了肌肤的细腻润泽。她们的身段纤巧,气质娴雅,眉眼修长,从眼神里看出智慧、温柔。小小的嘴,唇角带着微笑,好像在聆听着人们的祈求。因这一时期的社会比较稳定,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敦煌莫高窟彩塑艺术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当时艺术匠师们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大胆以贵妇、宫娃为模特,塑造了富有社会生活气息的宗教人物形象。
205窟是初唐的洞窟,有一尊断臂菩萨像,上身裸露,项饰链珠,胸饰璎珞,胸部丰满,腹部微鼓,体态纤巧,通身富有弹性,姿态典雅,庄重大方,给人一种具有生命活力的青春健美形象。无论从她的体态、面部表情,还是服饰上看,都表现出一种安详、自信,和她得体的服饰的真实感。虽然她的面部和双肩都已残损,可是人们还是给她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莫高窟的“维纳斯”。
如中唐时期制作的第79窟胁侍菩萨像中的样式,身裸露,作半跪坐式。头晌合拢的两片螺圆发髻,是唐代平民的发式。脸庞、肢体的肌肉圆润,施以粉彩,肤色白净,表情随和温存。虽然眉宇间仍点了一颗印度式红痔,却更像生活中的真人。还有在第159窟中,也是胁侍菩萨。一位上身赤裸,斜结璎珞,右手抬起,左手下垂,头微向右倾,上身有些左倾,胯部又向右突,动作协调,既保持平衡,又显露出女性化的优美身段。另外一位菩萨全身着衣,内外几层交待清楚,把身体结构显露得清晰可辨。衣褶线条流利,色彩艳丽绚烂,配置协调,身材修长,比例恰当,使人觉得这是两尊有生命力的“活像”。
第194窟有一组九身彩塑,其中南侧的立式菩萨更为楚楚动人。人物造型丰满圆润,头梳垂双鬓髻,长眉连鬓,两目低垂,嘴角深陷,面颊丰腴。身穿圆领无袖上衣,衣裙上彩绘花朵。脚踩在圆形莲台上,具有雍容华贵的风度。使人在欣赏她的时候,已不把她作为一尊菩萨,而把她看做是一位唐代皇亲贵族的美丽少妇。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彩塑艺术已经完完全全的中国化,人物造型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审美标准,就是我们所谓的以胖为美,这其实在隋代的彩塑中已经初路端倪,所以我们也不能断定是在唐代开始流行这种审美观。
唐代后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回鹘、元几个时代,历时460余年。虽有石窟在继续开凿,但都继承了隋唐的风格没有新的特点与创新,但是不能说没有任何的艺术价值,这里就不在细说了。
二.
(一)壁画的题材和内容
如果说塑像是莫高窟的中心,那壁画就是洞窟的主体内容,它是石窟的主要组成部分,他的题材广泛,场面宏大,天上人间,过去未来,包罗万象,美不胜收,莫高窟现在多达45000多平方米的壁画,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民族壁画艺术宫殿。
敦煌壁画表现技法有两个来源:一是中国传统的壁画技法,敦煌汉晋墓画便是基础;一是西域传来的表现技法。壁画制作方法大体相同,造型、线描、构图、赋彩、传神等表现技法,各具民族特色,这里不多谈,主要谈谈完全不同的两种立体感表现法。
从西域传来的天竺凹凸法,即以明暗晕染表现主体感。这种方法从阿旃陀传到敦煌,已经有许多变化,但以肉红色涂肉体,以赭红晕染眼眶、鼻翼和面部四周,使明暗分明,最后以白粉涂鼻梁和眼球,表现高明部分。年久色变,肌肉变为灰黑,而白鼻梁,小字脸更为突出,这种晕染法在敦煌石窟流行了250多年。
1.佛像画
作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天龙八部------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摩喉罗迦等;弟子-----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优波离、阿那律、摩诃迦叶、富楼那、
2.经变画
隋唐时期,由于大乘佛教的广泛流行,大乘经典的艰涩难懂的文词已经不适应一般大众的需求,于是产生了用于俗讲的讲经文和在民间演唱的变文.把它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经变画。经变在南朝时即已出现,据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南朝宋袁倩画有“维摩诘变”,梁时儒童画有“宝积经变”。莫高窟有经变三十三种,持续时间长的有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弥勒经变、法华经变、维摩诘经变,数量最多的是东方药师变。敦煌经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了佛经内容外,大量的社会生活内容在经变画中得到生动的体现。许多经变画技巧高超,堪称艺术珍品。
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出现了具有道家思想的神话题材。西魏249窟顶部,除中心画莲花藻井外,东西两面画阿修罗与摩尼珠,南北两面画东王公、西王母驾龙车、凤车出行。车上重盖高悬,车后旌旗飘扬,前有持节扬幡的方士开路,后有人首龙身的开明神兽随行。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分布各壁。飞廉振翅而风动,雷公挥臂转连鼓,霹电以铁钻砸石闪光,雨师喷雾而致雨。
4.供养人画像
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如于阗公主、西夏王等。
5.装饰图案画
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画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也有桌围、冠服和器物装饰等。装饰花纹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图案画主要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如三兔藻井等。
6.故事画
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佛经佛法,必须把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史迹用通俗的简洁的、形象的形式灌输给群众,感召他们,使之笃信朝拜。于是,在洞窟内绘制了大量的故事画,让群众在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故事画内容丰富,情节动人,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诱人的魅力。
(1)佛传故事
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佛教徒经过若乾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身上。一般画“乘象人胎”、“夜半逾城”的场面较多。第290窟(北周)的佛传故事作横卷式六条并列,用顺序式结构绘制,共87个画面,描绘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出家之间的全部情节。这样的长篇巨制连环画,在我国佛教故事画中是罕见的。
(2)本生故事画
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故事。也是敦煌早期壁画中广泛流行的题材,如“萨捶那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救鸽”、“九色鹿舍己救人”、“须大那本生“月光王本生”等等。虽然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但仍保持着神话、童话、民间故事的本色。
(3)因缘故事画
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与本生故事的区别是:本生只讲释迦牟尼生前故事;而因缘则讲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前世或今世之事。壁画中主要故事有“五百强盗成佛”、“沙弥守戒自杀”、“善友太子入海取宝”等。故事内容离奇,情节曲折,颇有戏剧性。
(4)佛教史迹故事画
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像图、戒律画等。包含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形象的佛教史资料。这类画多绘于洞窟龛内四披、甬道顶部和角落处次要地方。但有的也绘于正面墙壁,如第323窟的“张骞出使西域图”、“佛图澄”和第72窟的“刘萨诃”等.
(5)比喻故事画
这是释迦牟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给佛门弟子、善男信女讲解佛教教义所列举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都是古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寓言、童话,被佛教徒收集记录在佛经里,保存至今。敦煌壁画中的比喻故事有“象护与金象”,“金毛狮子”等。
7.山水画
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遍布石窟,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大多与经变画、故事画融为一体,起陪衬作用。有的是按照佛典中的山水,参照现实景物加上高超的想象力,描绘出“极乐世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美丽自然风光;有的是以山水为主体的独立画幅,如第61窟的,“五台山图”。
壁画内容除以上七类外,还有建筑画、器物画、花鸟画、动物画等。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弥足珍贵,在结构布局、人物造型、线描勾勒、赋彩设色等方面系统地反映了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及其传承演变、中西艺术交流融汇的历史面貌。上述七类壁画,除装饰图案而外,一般有情节的壁画,特别是经变画和故事画,都反映了大量的现实社会生活,如:统治阶级的出行、宴会、审讯、游猎、剃度、礼佛等;劳动人民的农耕、狩猎、捕鱼、制陶、冶铁、屠宰、炊事、营建、行乞等;还有嫁娶、上学、练武、歌舞百戏、商旅往来、少数民族、外国使者等等各种社会活动。因此,敦煌石窟,不仅是艺术,也是历史。
(二)壁画的艺术特色
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构成了敦煌艺术的主体,各个时期的壁画和各个时期的彩塑相对应,因此形成各个时期的艺术特色,下面就艺术特点做一说明。
1.
2.
隋唐时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壁画色彩绚丽,造型生动,至唐代,佛教的传入进入了全盛时期,在敦煌莫高窟中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体现出了新的风貌。内容多以民族化的佛经为主,人物形象接近于现实生活,注重画面的远近透视关系,有了较真的视觉效果和感受。在表现技法上,唐代壁画人物造型均趋于写实,比例适度、匀称,神态庄严沉静,菩萨造型女性化并且丰腴健美,这也是佛教艺术民族化的体现。北朝、隋时期的壁画主要用铁线描,而唐代逐渐运用自由奔放的兰叶描。这种线的运用上的变化更体现出了以虚实表现体积,从整体艺术风格上来说从前期的气势磅礴向后期的精细柔美转变。隋代时期,经变画开始流行,大型经变画《法华经变》《维摩诘经变》《西方净土变》《芳方净土变》《弥勒经变》《华来经变》已经出现,并成为壁画表现的主要内容,这些大型经变画中都有许多胁侍菩萨和大量的供养菩萨。飞天的造型很有动感、轻盈、流畅,色彩丰富鲜艳,菩萨还没有完全的女性化,尽管体态服饰已经是女性的,但嘴上面还有胡子;唐代时期,佛教史迹画在初唐就出现了,人物的造型比例更加的协调,也更写实,线条流畅,菩萨的体态为一波三折的“S”形,如第57窟的观世音菩萨,头戴化佛宝冠,脸为蛋形,细眉长眼,鼻直唇小,身着锦绣短围,裸露前胸,腰系丽裙,身饰项链、璎珞、臂钏、手镯、裙挂流苏,全身上下,微斜,腰胯稍出,神态略显沉思,体态婀娜,表情传神。若不是画在佛陀身边,真是一幅唐代美人的肖像。
第220窟的大势至菩萨,头有圆光。束高发髻,戴宝瓶冠,面相丰圆,弯眉细眼,棱鼻唇边有蝌蝌小胡子,前胸丰露,身着棋价格中联珠锦绣僧支衣,肩披薄纱长巾,腰系透体长裙,头饰钗、珍珠步摇,耳饰璎珞、臂钏、手镯、挂流苏、玉佩。浑身上下,珠光宝气,遍身罗绮,巾带随风。一行平举,停于胸前,作法界印。双足立于大莲花上,双目下视,神态庄严。这位菩萨唇边虽有小胡,但显女性温雅的特征,谁都不会把她当作一位男菩萨去看待。其造型比例匀称,线描雄浑有力,色彩富丽厚重,充分显示了盛唐艺术精美艳丽的风格特点。在这个期间还出现了多种社会生活的壁画,如狩猎、渔耕、婚嫁等。壁画上还出现青绿山水。供养人的造型不是千人一面,而是各有特点。
3.
五代、宋代时期,敦煌石窟艺术已开始衰落,壁画随袭唐代晚期的余绪,姿态神情已无唐代时潇洒生动,娇艳动人,显得比较沉静庄严,衣冠服饰上,已无唐代时鲜艳富丽,珠光宝气,妆饰比较清淡素雅,不过此时期的菩萨画像已经完全女性化,所有的菩萨几乎都是女相。五代以后,敦煌壁画中出现了大量由画家自由创作、独立的菩萨画像,如柳枝观音、施钱观音、捻珠观音、水月观音、白衣观音等。西夏、元代是党项族和蒙古族两个少数民族占领统治敦煌时期,长达三百年。由于这两个少数民族统治都都信奉佛教,虽然没有中断敦煌艺术,但是以汉民信奉的大乘显宗佛教壁画艺术已经衰败,而佛教密宗壁画艺术在此时期却得到了发展,并且达到了最高水平,如莫高窟第3窟元代《千手千眼观音》。
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另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