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脱贫攻坚模式 破解农村发展难题 |
商城:“四位一体”蹚新路 新型合作“拔穷根” |
苏仙石乡东河村依托西河景区开发,重点扶持农家乐家庭餐馆和茶叶、板栗、山野杉菜等特色土特产品,使往日的深山小山村变成今日的旅游小集镇。廖煜摄
山水商城美如画,美丽乡村是我家。徐建立摄
昔日深山小山村里罗城,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成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胜地。廖煜摄
脱贫攻坚战中,146位驻村第一书记和千余名基层村干部频繁出入群众家中访贫问苦解危助难,密切了干群关系,赢得了群众信任。图为中电投集团驻河凤桥乡新桥村第一书记侯晓亮走访贫困户。李代龙摄
汪岗乡黄柏山茶叶合作社,带动40余户茶农增收脱贫。图为社员正在采摘茶叶。廖煜摄
□本报记者胡巨成本报通讯员刘宏冰李代龙杨绪伟
为什么政府补助越来越多了,群众叫好却越来越少了?为什么基层干部越来越累了,群众信任却越来越少了?为什么乡村越来越美了,留在乡村的人却越来越少了?为什么群众越来越富了,怨气却越来越多了?
提出问题的是商城县委书记李高岭,回答问题的还是他:问题主要在于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的调整不适应,分田到户后的小农经营方式,使农村集体抗风险能力基本丧失了;大批农民工外出务工,干部与群众疏远了,干群关系淡漠了;多元信息社会和干群信息不对称,干部的威信削弱了!
怎么办?要解决农村诸多问题,还要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军人出身的李高岭说:“必须多策并举,切实提高基层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发展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发动农民抱团经营,不断强化农民的自我造血功能,才能彻底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他的思考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近年来,商城县探索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以壮大合作经济组织为推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的“四位一体”新模式,着力破除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不少贫困村“摘穷帽”“拔穷根”。
截至目前,全县发展乡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800余家,消灭贫困村40余个,减少贫困人口近7万人,农业发展、农村面貌、农民收入均取得了显著实效。
干部入户 农民脱贫——重建信任聚民心
“孙书记你们快请屋里坐,真是谢谢了,你们就是俺的亲人啊!”每次看到孙书记带着村里的人从家门口走过,刚刚搬进两层楼房的王廷凯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热情地招呼他们进来坐坐。
50多岁的王廷凯是商城县李集乡卜店村有名的贫困户,妻子患有精神病,还有两个7岁和9岁的孩子。以前,一家人蜗居在破旧的土坯房中。“为了俺的事,孙书记和乡村领导不知跑了多少趟,现在俺住进了做梦都不敢想的楼房,生活算是有奔头了!”
王廷凯口中的“孙书记”叫孙东昱,是信阳市商务局派驻卜店村的“第一书记”,在驻村扶贫走访中得知王廷凯一家的情况后,与乡、村干部一起积极奔走,多方争取,筹措了4万多元为王廷凯买下了现在的房子,被王廷凯亲切称为“第四个亲人”。
“每一个贫困户都明确了最少一名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让党员干部和贫困户结对子,零距离帮贫困群众想办法、定措施。”卜店村支部书记丁德奇告诉记者。
为建强村级组织,凝聚工作合力,加快脱贫步伐,该县不仅对全县363个村进行了换届,将观念新、思想活、党性强、能力好的党员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来。省、市、县还选派140余位“第一支部书记”驻村开展帮扶活动,并为所有贫困村都明确了帮扶单位,每村派驻三人组成的扶贫工作队。并要求帮扶单位股级以上干部每人联系1~2户贫困户,按照“不脱贫、不脱钩”的原则,“一对一”进行帮扶,实现了帮扶工作全覆盖。
关于干部驻村帮扶,县长周哲看得更远更深:“干部帮扶的意义不仅在于送物质、想办法,更在于通过他们每个人的频繁走村入户,做到随时了解群众疾苦,随时解决群众困难,持续宣传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真正做到了与群众祸福与共,激发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憧憬,重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坚定他们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决心,实现‘精神扶贫’。”
抱团取暖 协作共赢——新型合作添动力
大别山深处伏山乡有一个村叫里罗城,3年间村里发生了3件事:一是县里开始精准扶贫,全村132个贫困户被一个不落地找出来,乡村干部对口帮扶精准脱贫。二是搞美丽乡村建设,脏乱差穷的深山沟里开始拓宽道路,整修水利,改善村容村貌。三是在广东挣大钱的能人吴从林回乡当了村支书,带领乡亲发展旅游。
3年过去了,这个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村里通过发展乡村游、农家乐带动数千亩茶园、板栗效益翻了三四倍,全村132个贫困户也减至29户,戴了几十年的“贫困帽”终于在2015年底摘掉了。
成绩不小,可面对前来调研的县委书记李高岭,心直口快的吴从林还是讲出了自己的两大担心:一是现有兜底政策保障水平实在太低,担心该兜底的贫困户兜不住;二是环绕村庄的800多亩耕地分散经营,无法成景,成了乡村旅游的瓶颈,依托产业刚脱贫的103户还会返贫。
这也正是李高岭和县委一班人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当前阶段,精准扶贫解决了贫困中的个性因素;但消除滋生贫困的土壤,还得靠建强村级组织、发展合作经济,把分散的农户变成“捆”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在机制上找突破,在源头上“拔穷根”。
李高岭给里罗城村支招:由村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混合所有制集体经济,将全村800亩耕地分批逐步流转集中到合作社,资金来源可以由村民自筹入股资金、整合扶贫到户资金作为贫困户入股资金、整合村级涉农项目作为村集体入股资金,或是村民以土地入股。这样既让扶贫有了保障,还能集中优势资源,带动产业发展,更能让入社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土地集中了,村里就可以统一规划种植,保证四季有花有果,旅游没有淡季;资源集中了,村民变成了股民,群众就更关心热爱集体了;合作社挣了钱,村里有了集体收入,扶贫兜底就有了保障。这一招真的好!”伏山乡党委书记顾仕坤听后连连拍手称好。
“乡村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短时间看效果可能不那么明显,但却能保证脱贫致富不返贫,更能凝心聚力管长远,制约乡村发村的很多问题迎刃而解。每打造一个有合作经济、有集体收入的村子,就相当于打造一个脱贫致富的‘保险箱’,一个引领乡村快速发展的‘火车头’。”李高岭充满希望地告诉记者。
龙头带动 产业富民——连片开发强支撑
“靠着这大棚蔬菜,一亩地一年下来怎么着纯收入也在1.5万元以上。”商城县河凤桥乡辛店蔬菜合作社理事长王召林高兴地领着记者在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钢管架温室大棚里穿梭,大棚内番茄、茄子、青椒长势正旺,“从最开始的几十户发展到现在350户,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上千亩,合作社的农户家家盖了新楼房,小日子美着呢!”
灌河穿境而过的河凤桥乡,土肥水美,是该县传统的蔬菜种植乡镇,素有城关居民“菜园子”的美誉。
以前,该乡大棚蔬菜多数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规模小、效益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越来越突出,留在家里种蔬菜的人越来越少。如今,在县里扶贫开发工作的引领下,王召林牵头成立了辛店蔬菜合作社,种植基地不断扩大,成片的钢管架温室大棚在广袤的田野中彰显着勃勃生机。
商城县南部山区,则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油茶、板栗、食用菌等农林特产。伏山乡返乡大学生楚印远牵头成立的远锦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围绕“纯绿色、无污染、原生态”打造现代化“生态农业”,以食用菌种植、茶叶生产加工、苗圃培育、水产养殖等大别山土特产发展为依托,带动该乡50户贫困户脱贫。
该县坚持突出产业富民,探索出以龙头企业为树干、以合作社为树枝、以贫困农户为树叶的“产业树”扶贫模式,发展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68家,家庭农场87个,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粮油、茶叶、茶油、食用菌、脱毒红薯和畜禽养殖等为代表的多个扶贫“产业树”,带动农户8万余户增收致富。
“关键还是转变观念和发展方式。”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庆东告诉记者,“按照‘四位一体’的思路,全县以产业相近或产业辐射为标准,划分6个扶贫攻坚片区,将48个贫困村3.5万贫困人口纳入攻坚区内,以龙头企业和乡村合作组织为引领,实现了产业集中、扶贫连片开发。”
依山傍水 生态富民——美丽乡村成载体
山明水秀,风清气爽,商城风景如画。
家住吴河乡万安村的复员军人吴昌万,敏锐地捕捉到了致富乡村的大好契机,他和几个朋友响应政府号召,投资200多万元,承包了附近的山林和水塘。
吴昌万指着眼前绵延的山峦和碧波荡漾的水面说:“这里原生态的山水就是最大的卖点。我们想把这儿打造成一个集休闲观光、采摘垂钓、餐饮住宿于一体‘生态乐园’。”
同村60多岁的刘加兵正在果树苗间来回忙碌着。“我的主要任务是间苗、除草、打药、施肥。每天100多块的工资,从去年垦山开始到现在,一年就挣了两三万块呢。”
“我们这里种植、养殖、建房、修路等所有人员都是聘用本地乡邻,工资从每天80元到200元,这笔钱能够保障他们基本的日常生活费用了。已经帮助20多家贫困户脱贫!”谈到将来,吴昌万信心满满,“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凭借这一方原生态的好山好水,带动乡亲们摆脱贫困、共同致富,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过上幸福富裕的好日子!”
商城县位居大别山腹地,山水资源丰富。有大小山峰300余座,千米以上山峰16座,金岗台、黄柏山自古远近闻名,向来是旅游探险、休闲养生的名胜宝地;有大小河流700余条,灌河、白鹭河、史河干支流横贯全境,大小水库星罗棋布,如明珠遗落人间,鲇鱼山、铁佛寺、大石桥水库碧波荡漾,水产丰富,可以说是村村靠金山,户户临银湖。
立足良好的生态优势,商城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全域大公园”,深化旅游扶贫新路子,拓宽绿色发展新模式,先后获得“中国深呼吸小城”“美丽中国·全国创新示范县”“首批十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据统计,仅今年以来,该县就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就业7000余人,季节性旅游就业3500余人。
“山水变靓了,乡村变美了,乡亲们致富的路子变宽了,原来东奔西走的村里人不走了,向往青山绿水、田园牧歌的城里人反倒纷纷往山里去、往村里跑,”谈起这些年乡村发生的变化,70多岁的村民刘方珍笑呵呵地说,“这在以前那可是想都不敢想啊!”(9月26日河南日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