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中国乡协艺术发展中心全国文化百强县(市 )选拔活 动 通 知
为贯彻执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通知精神,认真践行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指示精神,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届文代会重要讲话,传承民族文化,歌咏美丽中国,弘扬中华文化,创新素质教育,提升民族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步伐。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秉承“追求人文化,提升导向性”办刊宗旨,关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做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承人。走近民族文化,弘扬民族传统,彰显积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自2009年10月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八个年头。八年来,我们坚持发展先进文化,推进创新理念,促进创作繁荣,加强学术交流,竭诚为美术事业服务,为艺术工作者服务,为广大良师益友服务,积极构筑并发挥了一个交流、沟通、互补、宣传推介的平台功能。我们先后组织举办了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书画展及海峡两岸书画名家邀请展活动,特别是2011年纪念辛亥百周年书画展暨建党9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中国行书画展等系列活动,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最难能可贵的是德艺双馨书画艺术家们,长期热衷公益慈善事业!相信大家能够再接再厉、勇往直前。我们即将推出的十位最有升值潜力的实力派书画家高端书画精品册页礼品盒专辑启动中,更好展示大家喜闻乐道的的精品力作,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中国领导干部网(暨书画研究院)将以独特的魅力为书画艺术爱好者搭建桥梁,为众多书画艺术家架设中国文化市场的纽带。
“品牌中国总评榜·中国县域旅游品牌评选活动”在北京启动,本次评选由中国旅游协会指导,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等单位共同主办。组委会将通过公众投票、专家投票等方式,评选产生“中国县域旅游品牌景区”,同时根据各县(级)品牌景区的质量和数量评定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和“中国县域旅游品牌建设贡献奖”。据悉,此次排名是依据县域经济单位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等级、富裕程度、绿色指数等评比,得出今年的百强县市排行榜。
本次评选活动的评选范围为县(级)人民政府所辖的旅游品牌(景区)。评选时间从18日正式启动,并将于2007年1月中旬在北京举行隆重的颁奖盛典。社会组织官方单位举办全国传统文化百强县市是一个示范创新事物,“希望全社会有志之士来关心、支持、成立和发展社会组织,为加快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技之长,社会才会变得更美好。”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评选活动将秉承“品牌中国总评榜”的优良传统,免费组织参评,不向评选对象收取任何参评费用。评价的对象是全国的县和县级市,不包括市辖区。即所有县市参与评比,不存在县市参加不参加、申请不申请的情况。社会智库中郡研究所发布《2014年度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报告》以“增强县域经济内生动力”为主题,对全国县域经济主体功能区定位进行了系统化汇总分析,绘制出全国第一幅县域经济主体功能区空间分布图,发布了第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并揭晓2014年第十四届全国百强县,为国家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开拓了新思路,为县域经济招商投资、金融经贸活动提供更进一步的导向,继续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和县域治理现代化提供正能量。
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与合作,传承丝路精神,促进文明互鉴,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一带一路”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经贸交流高峰论坛”活动将于2017年5月6日在北京开幕。本次活动旨在融通全国商业与文化艺术领域、多国驻华外交商务圈、中央新闻媒体集群等多方优势资源,搭建多国家、跨文化的国际性互动平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将文化与外交、文化与经贸密切结合,联结全国多省市(地区)的特色文化、特色产业展开系列推介。以文化内涵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创新发展,引领蕴含华夏文化精粹的“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中国智造”与“中国品牌”走出去;以塑造文化底蕴、发展品牌经济有效带动国家及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升级发展。
一. 主办单位
· 中国乡土艺术协会
· 中国领导干部网
· 文化部艺术人才资料数据库
二. 支持单位
· 中国艺术家联盟
· 中国乡协书画艺术家联合会
· 中艺联合艺术院(文化事业单位)
· 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书画艺术委员会
三. 承办单位
· 中国乡协艺术发展中心
· 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
· 北京环球音影艺术服务公司(全民所有制国企))
四. 组委会
1. 名誉主席:
· 赵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
· 王文章 国家文化部原副部长
· 张改勤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康守永 中国书画杂志社 社长
· 刘玉社 新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 云 平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评审专委
· 宁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 副主席
· 涂白玉:中国文化报社 主任编辑
· 张 博 文化部艺术人才培训中心 主任
· 张后帮 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常务会长
· 赵嘉符 解放军总医院军级领导 主任
· 赵景伟 中央直属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2. 名誉副主席:
· 玉臣 中国乡协书画艺术家联合会主席
· 高新福 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任
3. 主任委员:
· 范 识 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 张玉树 文化部艺术人才资料数据库 总监
· 韩 荣 中国乡协书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4. 副主任委员:
· 育才 中国商业企业家管理协会会长
· 惠民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会长
· 胡红红 中国社会工作公益文化中心
· 王鸿宾 中国领导干部网总编辑
· 王 平 全国职业培训与大学生指导师职委员会专家,
· 黄式强 中国领导科学艺术学会 常务副秘书长
5. 秘书长:
· 姜尚源 全国商报联合会秘书长
· 姜尚源 中国商业联合会书法家分会秘书长
· 姜尚源 中国商业经济媒体联盟秘书长
· 周 云 北京中乡情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
6. 副秘书长(委员):
· 赵泽坤 CCTV 经济频道艺术总监
· 李忠春 中华时报社副总编辑
· 张益俊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
· 崔搞军 经济报业网副总编辑
· 李富根 中国传媒大学副院长
· 宋士帅 国家行政学院应急培训中心主任
·李长学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联盟主席
· 高 峰 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
· 张俭志 中国食品安全报主编
· 龚 涛 文化部国家基金会主任
· 陈百隆 中国科技发展集团总经理
· 刘俊岩 文化部老干部局副局长
· 柯琦 国家博物馆 创作室主任
· 周 森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三峡画院院长
五. 评审委员会和监审委员会
依据“2017年度 • 首届文化系统全国文化百强县”评审委员、监审委员的管理办法,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审委员会,即将正式启动负责评审和监审工作。
六. 媒体支持
新华网、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日报网、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政协报、中国品牌周刊、中国食安报报、中国经营报、中国消费者报、中国企业报、中国工商报、中国产经新闻报、中国领导干部网、中国新闻网、中青网、凤凰、腾讯、新浪、搜狐等50家中央新闻媒体及全国主流媒体。
七. 评选内容
1. 面向全国各省市区征集以“文化百强县”为主题的先进集体,由组委会筛选推荐100个优秀县市,代表中国最优秀的特色文化县市参加本次全国选拔。
2. 由文化部艺术人才培训中心推荐提供20个中国当前最有前瞻性的文化大县强县20多种代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艺术品及资料图片参加巡回展览。
3. 对入选文化特色县市颁发《2017 • 中国优秀文化百强县市匾牌》暨嘉奖证书,对积极协助组织本次活动的个人及单位颁发《中国文化交流合作友好使者》、《国家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4. 优秀县市将推荐入选《2017 • 文化部艺术产业发展联盟》组织及《国际文化经贸交流巡礼系列活动》年鉴。艺术委员会将推荐获得荣誉县市代表参加中国优秀文化巡礼活动的后续系列展览展示;参加全国各地“特色文化对外交流博览会”、各地域“一带一路工商企业联谊会”;推荐参加“丝路花雨经济带品牌发展规划”评选,入选县市还可以联合开发系列旅游高端产品,代表中华民族优秀丝路文化国礼赠送访华各国政要、驻华大使等高级外交使节专用礼物;推荐参加“一带一路 • 文化中国世界行” 海内外系列展览会等。
八.颁奖仪式
1. 时间:2017年11月6日(周六)
2. 地点:中国 • 北京(中华总工会职工之家礼堂)
3. 出席嘉宾代表:国家各部委、军界领导嘉宾等,中国文化艺术界文化名人名家,入选百强县市领导暨文艺界各位代表,评审专家委员会、艺术家组委会全体工作成员等。以及中央新闻媒体代表、政府代表、支持企业家、书画艺术家等共500位嘉宾共同出席颁奖大会。
九. 征集须知
(一)百佳县入选要求:
1. 内涵:凡是传统艺术领域模式超前,文化底蕴深厚的创新县市,正在持之以恒,积极向上健康有序发展的文化大县均可报名参加;
2. 要求:一律自己申报、专家推荐、线上线下海选等多种形式参与(不符合条件者不予参选);
3. 所有的申报材料一定要真实可靠,绝对经得起专家学者的考察论证!请一律附释文图并茂;
4. 数量:全国2800多个县暨县级市,优中选优限额100个县市(每三年再考核一次优胜劣汰制)。
(二)参评办法:
1. 评选:2017年5月7日至10月30日期间有评审委员会将陆续收到的资料进行评选,再到当地实际考察调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为三原则坚持不懈()。
2. 说明:本次所有参加评选活动的县市免收任何费用。
3. 作品:联展后,组委会将把全部资料通过优中选优的方式评选。
4. 来人来电推荐的县市须符合本次活动的条件要求的,专家委员会对所有参选单位的真实性拥有否决权;凡参加全国评选活动的县市视为认同并遵守本活动各项规定。
5. 本次评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百强县之解释权归本次专家评审委员会全权负责。
十. 邮寄信息
1. 单位:文化部艺术人才资料数据库
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郊亭桥路一号 9栋43室
3. 电子邮箱:812126618OO@.com 邮编:100080)收件人:周老师
4. 电话:010*86179248 18610208513 13014613808 张主任
全国特色文化百强县市专业评审组委会
2017年04月26日草拟
附录: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启动中国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申报与评选工作的通知
作为落实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成果后续行动及2016年文化部重点工作,根据工作安排,文化部即日起将启动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评选工作。
评选工作将按照我国内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特别结合近期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根据各地文化资源分布情况、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程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对外文化交流水平,有针对性地选出1个城市命名为中国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将在2017年1年内,以“东亚文化之都”名义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重点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与共享等,促进城市和市民更积极地参与东亚区域文化合作,带动城市文化建设,焕发城市活力,扩大城市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切实以文惠民、以文兴城。
为做好有关工作,请你厅(局)将上述工作安排报本省(区、市)人民政府(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同意后,协助组织本省(区、市)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的申报,于2016年6月 13 日前将通知送达及办理情况反馈文化部外联局,并于2016年7月4日前向文化部推荐本省(区、市)的1个申报城市。具体申报条件、评审标准、程序以及申报城市所需提供的材料请参考附后的《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申报条件和评审标准》《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评审程序》《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申报书》等相关文件。上述相关文件可通过文化部网站下载。
联 系 人:禹 敏
联系电话:010—59881970/59881978,15652343176
特此通知。
附件:
1. 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申报条件和评审标准
2. 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评审程序
3. 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申报书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启动中国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
申报与评选工作的通知
作为落实第6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成果后续行动及2016年我部重点工作,根据工作安排,文化部即日起将启动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评选工作。
评选工作将按照我国内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特别结合近期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根据各地文化资源分布情况、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程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对外文化交流水平,有针对性地选出1个城市命名为中国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将在2017年1年内,以“东亚文化之都”名义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重点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与共享等,促进城市和市民更积极地参与东亚区域文化合作,带动城市文化建设,焕发城市活力,扩大城市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切实以文惠民、以文兴城。
为做好有关工作,请你厅(局)将上述工作安排报本省(区、市)人民政府(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同意后,协助组织本省(区、市)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的申报,于2016年6月 13 日前将通知送达及办理情况反馈我部外联局,并于2016年7月4日前向我部推荐本省(区、市)的1个申报城市。具体申报条件、评审标准、程序以及申报城市所需提供的材料请参考附后的《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申报条件和评审标准》、《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评审程序》、《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申报书》等相关文件。上述相关文件可通过文化部网站下载。
联 系 人:禹 敏
联系电话:010—59881970/59881978,15652343176
特此通知。
附件:1. 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申报条件和评审标准
2.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评审程序
3.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申报书
文化部办公厅
2016年6月7日
附件1
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申报条件和评审标准
作为落实第6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成果的后续行动,根据由韩方牵头主办的第8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安排,中日韩3国将在3国范围内选出一国一市即3个城市共同当选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并计划于2016年在韩国举行的第8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宣布。
“东亚文化之都”活动旨在推进中日韩3国文化务实合作,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倡“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的精神,按照我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要求,根据各地文化资源分布情况、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程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对外文化交流水平,进行 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评选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根据第8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相关工作安排,现制订城市申报条件和评审标准如下:
一、提名申报条件
(一)文化传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城市风貌、人文遗产能够体现东亚文化传统,具有鲜明城市或地方特色文化。
(二)硬件设施。各类文化场馆和设施完善、健全,布局合理,重点场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软件发展。城市文化活动活跃,氛围浓厚,文化产品和服务多样化,在对外文化交流尤其是与日、韩文化交流等方面有良好基础,近年来曾经成功承办国内、国际大型文化活动或已形成对外文化交流的特色品牌。
(四)公共文化服务。具有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政府切实履行主导责任,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内容和形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创新,尊重并体现市民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市民参与热情高、参与能力强,参与渠道畅通,参与方式便捷,参与效果好。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护体系和机制较为完善,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健全,注重传承人群的培养,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场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实践卓有成效,有体现地方特色的典型案例,当地民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程度较好。
(六)资金保障。地方政府能够提供资金保障,对当地发展文化事业及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能给予经费支持,能自筹经费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文化部将视情对相关项目给予一定经费补贴。
二、评选标准
(一)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1.能够弘扬“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的东亚文化之都精神,突出“共生·创新·和谐”的共识,尊重文化多样性,积极参与主办“东亚艺术节”、“中日韩艺术教育论坛”等中日韩国家级区域文化合作项目,积极配合及参与和“欧洲文化之都”、“东盟文化城市”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活动,配合做好“东亚文化之都”品牌建设工作,以文化为桥梁团结东亚人民,增强东亚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对多元文化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
2.以“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名)”为主题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吸引当地民众和亚洲各国人士普遍参与,增进与东亚乃至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展示我灿烂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成果,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底蕴、知名度和影响力,加深与各国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3.增强城市文化活力,推进市容市貌市风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打造惠及文化的长期发展的机制和平台。使城市从文化生活角度更“宜居”,营造“文化之城”,带动周边乃至全国文化事业发展。
4.加强同各国的文化贸易、文化产业合作,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完善当地文化产业布局,鼓励文化创新,打造具有实力的文化品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对外文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全面快速发展。
(二)拥有完整的实施方案。
1.全年活动策划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和文化特点,应明确主题,应体现多元化、广泛化,突出传承、交流与创新,年内列入框架内的各类文化活动不少于100场。
2.由地方政府牵头设立专门的组织和执行机构,负责全年活动的筹备、策划、实施和管理。
3.提出详细的新闻宣传方案和工作安排。需开设专门网页,充分利用传统和新媒体,在国内外形成广泛影响。
4.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后全年活动规划以市委市政府文件方式进行发布。
三、其他内容
涉及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工作内容,应按照部门要求达到相应标准。
四、当选城市
中日韩3国3个当选城市将于2016在韩国举办的第8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对外宣布。当选城市将在2017年内,以“东亚文化之都”名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重点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文化产业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与共享,带动城市和市民更积极地参与东亚区域文化合作,带动城市文化建设,激发城市活力,扩大城市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切实实现以文惠民,以文兴城。
五、备注
以上内容由文化部负责解释,未列入的条件和标准将由文化部负责完善。
附件2
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评审程序
中国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评审采取地方人民政府主动申报的办法,经省级政府主管部门审核,并报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送文化部,经由文化部组织的专家委员会评审确定。
一、申报。根据申报条件和评审标准,由申报城市填写申报书经省级政府同意后报文化部办公厅,提出参与评审申请。
二、初审。文化部将组织评审委员会,对申报城市申报材料、实施方案等进行初审,并从多个申报城市中评选出1个候选城市与通过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复核的长沙市和景德镇市参加终审。
三、终审。评审委员会由文化部相关司局领导、评审专家、特邀嘉宾组成,由3个候选城市政府代表出席,内容包括:
(一)听取候选城市代表陈述;
(二)评审专家、特邀嘉宾提问,由候选城市代表答辩;
(三)专家委员会按评审标准现场打分,按照分数进行量化评审;
(四) 得分最高城市将当选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第二、三名授予东亚文化之都创建扶持城市,2016年起参与之都创建扶持工作,并通过引入督导机制,对城市工作进行持续观察、评估、督导。
五、时间表
(一)申报书需在2016年7月4日前递交。
(二)初审材料审核于收到材料后的下一周内进行。
(三)终审工作拟于7月中下旬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