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目前,人们对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热情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艺术品的投资功能被无限放大。从本质上说,艺术品的核心价值是文化,作为投资品的时候会存在诸多限制。所以,收藏时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去了解藏品的内涵、价值,厘清影响藏品变现的各方面因素,才能在收藏及变现的过程中游刃有余。解决变现难的问题,不只需要藏家的努力,也需要监管部门的监管。比如,规范艺术品经营交易场所,建立健全藏品鉴定及定价机制,打击售假贩假,保证各种艺术品交易渠道的通畅等。】
【敬告各位良师益友们:投资书画艺术品时,一定选择要原创,有创新,有自己独特的绘画表现形式的,传承创新者才有很高的艺术投资价值。对艺术界有贡献,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市场价格已经较高了。刚介入收藏的朋友应该从二、三线书画家作品开始,低价买入精品,投资小、保值,增值风险低。但选择的投资的画家一定是实力派画家。切记书画投资有风险,投资需需谨慎,不是纯手工书画就有投资收藏价值!现在书画市场鱼龙混杂。进入书画艺术收藏圈子需紧跟信得过的投资顾问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收藏心经】字画买时都嫌贵,没买现在都后悔!当初三百没有买,现在三万买不回!嫌贵不买等等看,越等越看价翻倍!收藏前辈有体会,错过多次好机会!嫌贵你可仍不买,你再慢慢找回味!历史经验己证明,越贵越买越不贵!】
【书画这“东西”,好像长了“灵性”,他要和你有缘分,转过多少人的手,最后还得归你收藏,如果他要和你没缘分,就是到你的手中,也终会失去。收藏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甜、酸、苦、辣全有。但开始了这样一种生活,便要走下去,“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收藏周刊:那您觉得鉴定一幅书画的关键是什么呢?梁伟超:首先是作品里面的题款,也就是书法,画面可以造假,书法是很难造假的。每个字都反映出画家在书写过程中的艺术修养,这里面包括笔法、墨法、章法、格调、气息等等问题,在笔法上,要模仿一个画家运笔习惯非常难,就算这方面相似了,但是还有墨法,就是浓淡干湿的处理,还有章法,即整幅作品的布局,以及款字行笔是否流畅,随意自如,若诸方面都要模仿得相似,这个几率真的非常小。因此,所谓以书入画,鉴定也是直接从书法入手,便知真假。】
【 “卖价高”不等于“艺术高”盲目投资风险大:对于书画市场的涨价,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担忧。“许多当代名家的作品已直逼一线大师作品的价格,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些大师作品的价格,这显然很不正常,有炒作、虚热的成分。”田朝旭认为,当代一些书画家的作品价格有泡沫,如果将其作为投资对象,风险很大。“书画最好按质论价。”他说。
李鸿照也认为,很多收藏者也是看重投资价值,而不是真正地热爱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作者的人格、人品、学问、修养、技艺、才情等等。”他说,现在有一些画家一边打电话聊天,一边画画,几分钟就画好了一幅作品,这样的作品又有多少艺术价值?有些很知名的画家,一年下来要画好几千幅作品,平均一天就好几幅,纯粹成了“复印机”。“对很多人来说,艺术已经成了一门手艺,一个行当,已没有‘品格’可言。”他说。“书画作品价格的高低并不能代表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这个市场现在肯定是有泡沫,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谢纪元认为,书画作品涨价,应该像上楼一样,一步一步涨价,而不是忽然就“吊”上去了,“那样如果摔下来,肯定很惨。”有业内人士强调,投资书画作品千万不可盲目跟风,其中风险非常大!】
求新,是艺术发展的动力。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艺术领域的求新求变一直非常活跃,这显示了我国当代艺术的活力。当然,探索可能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如何理解艺术创新?如何进行艺术创新?收藏家应该怎么看待艺术行业形形色色的“创新”,看准投资,减少风险?数月前人民日报曾刊一文,对艺术创新问题有独到阐述,特推荐大家一读。
每个时代都有一批这样的艺术家,他们创造了有技术难度、有鲜明个性的艺术,但其艺术审美公共性的“视域”太窄、适用性太低,不具备或较少具备普遍的艺术范式意义,因而没有获得广泛社会认可,只能停留在历史边缘。
真正的艺术创新既需要大胆探索,有技术难度,又需要具备社会公共性,为人们普遍接受。这样的艺术家是具有高难度的“新技术”开创者,自成体系,同时拥有鲜明个性,创造出来的作品“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
身处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潜滋暗长着“本领恐慌”。创新于是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高频词,视创造为生命的文艺界更是如此。那么,到底什么才叫“创新”?
习近平同志在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开幕式上重要讲话中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创新贵在独辟蹊径、不拘一格,但一味标新立异、追求怪诞,不可能成为上品,而很可能流于下品。”为什么习近平同志一方面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努力“提高原创力”;另一方面又告诫大家不能“一味标新立异、追求怪诞”?这里面有很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正确理解艺术规律、把握好“艺术创新”分寸,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要素缺一不可
十多年前,我曾就“艺术”的概念作过一些研究。在我看过的典籍里,有一个表述概括得最为简洁、准确,令人眼前一亮:艺术,是指在创造既可分享又具有美学意味事物的过程中,对技巧与创造性想象有意识的运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具体作品。这里指出“艺术”必须具备三个要素:1.技术;2.独创性(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3.公共性(可与他人共享)。这一概念对大多数艺术门类都适用,包括文学、影视、绘画,以及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等。
艺术首先必须具备技术高度。有技术不一定是高水平艺术,但没有高超的技术,肯定不是一流的艺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被尊为文艺复兴“三杰”,王羲之被尊为千古“书圣”,为艺术同行顶礼膜拜,其共性首先在于他们都具有高超技术,为常人所不及。缺乏技术高度的作品或可以炒作或可以耀世,但只能昙花一现,放到历史天平上,终究是压不住的。艺术,必须有高超技术作支撑。
那么有了高超技术,是否就一定是一流艺术了呢?我画得跟大师一样(事实上多半恐怕是“自以为”而已),成为某某“再世”了。当然这已经很了不起,至少说明才华足够,功夫下得可以。但就艺术史而言,仅仅成为“某某第二”还是不够的。艺术史很势利,它只承认第一个。换句话说,艺术史非常强调“独创”,也就是“原创力”——你会的那个东西必须是你自己的,是你的智慧创造;如果你是抄袭或模仿别人,那充其量是“二传手”,技术搬运工而已,距离一流艺术家还很远。艺术在高级层面必须是原创。所谓“学人半年,自创半生”,难就难在这里。它不但要有天分、勤奋,还要有各种机缘际会,才可能突然悟道,“独照灵襟”“创开规矩”。这里既要有对既往经验的继承,还要有对现存规则的突破。没有对既定规则的突破,就没有历史性开创与超越;没有历史性开创与超越,就没有一流。
那么,是不是我一味挖空心思,向壁虚造,“履险蹈怪”,把创作搞得离奇怪诞,就具有一流品质了呢?
不行,这里还有第三个约定,那就是艺术必须具备社会“公共性”。正如上文引用的概念所解释的,你必须能够与他人分享,这是一句很有智慧的话,拥有巨大联想空间。艺术家的创造必须让大家看明白,能沟通!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最根本在于它以独特方式表达人类共同的精神关注;艺术和艺术作品的社会属性,决定它必须介入社会,进入人与人的交流,才可能实现其本质价值。一幅画,画家完成了创作,如果被闲置在画室,没有进入人们的欣赏视野,那它只是承载了画家“单方倾诉”的一堆介质材料:画框、画布、颜料。在封闭的物理空间里,它只有媒介材质的物理意义。只有在进入社会、为社会所接受,作品的艺术属性才得以实现。这里,“公共性”是它完成整个创作过程的基础。没有“公共性”,技术难度、独特性、思想价值都无从获得认可,甚至连画作作为“艺术”“艺术品”的基本身份也无法实现。
真正创新既独辟蹊径又具备艺术范式意义
人类视听艺术拥有无限发展空间。过去几千年,无数艺术大师辛勤耕耘,锐意开掘,那已发现的也只是固有艺术规律“原始莽原”的区区一隅,对于尚未可知的艺术世界来说,更是“渺沧海之一粟”。艺术规律是一条潜行地底的暗河,历史上已有不计其数的艺术家,从不同方位、角度不断开掘。
每个时代都有一大批艺术追求者,他们有热情,但或缺乏足够的探测发现规律的敏感性,或缺乏持久的恒心、毅力,或因其他条件匮乏,虽上下求索,最终还是半途而废,艺术探索失败,他们自身也成为艺术殉道者。每个时代也都有一大批艺术追求者既有一定领悟艺术的敏感性,又有足够恒心、毅力、物质支持,他们上下求索,很幸运,潜行地底的暗泉从厚土下渗涌上来,他们收获了艺术真理。但遗憾的是,任何探索都存在不能预知的偶然性:方位一偏,就只能触及暗河边缘,真理外围。“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没有大泽巨滂,边缘的真理发现只能锻造边缘的艺术、边缘的艺术家。每个时代都有一批这样的艺术家,他们创造了有技术难度、有鲜明个性的艺术,但其艺术的审美公共性“视域”太窄、适用性太低,不具备或较少具备普遍的艺术范式意义,因而没有获得广泛社会认可,只能停留在历史边缘。
艺术史上也有一些幸运者,他们为数不多,但独得天赐,凭借天分、学养、勤奋以及其他机缘,终于在艺术上凿开一片自家天地。他们的创造既有技术难度又具社会公共性,既个性鲜明又为众人普遍接受,甚至被奉为典范。这样的艺术家就是艺术史上的大师。他们是具有高难度的“新技术”(艺术表现语言和手法)的开创者;他们开创的“新技术”自成体系;他们拥有鲜明个性,和历史拉开适度距离,又和历史相衔接,是“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是大家共同期盼去发现、去创造而未能遂愿的艺术作品。近代文艺理论家给这类作品一个有趣的称呼:熟悉的陌生人。它是我们“熟悉”的,契合历史、符合规律,在人类艺术审美既定轨道上;它同时又是“陌生”的,是一个全新创造,它和历史及当代都合理地拉开距离;同时,它是“人”的,没有背离人类艺术基于理性积淀发展起来的基本准则。
沿用前面关于“暗河”的比喻,这些艺术史上被奉为大师的探索者就是有足够天分、学养,幸运地开掘出在地底运行的艺术规律的暗河主流。也因为他们方位准确,厚土一旦凿通,艺术真理之泉就会喷射而出,漫天水花在阳光照耀下幻化出五彩虹霓;这样的艺术家才可能在历史合理性基础上驰骋个性、想象和创造,“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无论怎样做都“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样的艺术家就成为新标准、新法度代言人:新标准由此确立,艺术大家由此产生。书法史上的大师,王羲之、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等,都以其独特个性形式与风貌,完成原本“隐性存在”的汉字书法普遍规律(这是书法审美的共同性基础)的“现实化”过程,使书法艺术规律的某些部分从“无”(混沌的本原世界)走向“有”(世俗存在的生活世界)。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后人万世崇仰的一代宗师,正是因为他们创造的系统化个性艺术语言既具艺术独创性、技术难度,同时切合中国人对汉字形式审美创造的共同理想,经得起千年的历史检验。
概括地说,对艺术创新,我们既要“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努力“独辟蹊径,不拘一格”,但又要时时警醒,不能“一味标新立异、追求怪诞”,因为“社会公共性”是所有一流艺术和一流艺术家安身立命的基础。没有这一基座,最后的结果可能不是自己的创作或成为“上品”或流于“下品”的问题,而是能不能进入“品”的层级,如是,那就徒然创作者一生的艺术探索了。
(原文:郑晓华《立起艺术创新的基座》刊载于《人民日报》2018年4月6日)